正月十四日,韓風、畢非玄、慕容妙嫣、龍女,以及隨同他們一行的常滿天,來到了玉皇頂的山下。玉皇頂是一座大山的名字,相傳,這座大山在古老的時候曾經是神仙們常來遊玩的地方。
玉皇頂的主峰名叫“玉皇峰”,此峰高三千六百丈,宛如一根天柱直插雲霄。峰頂原有一片平地,後來建起了一座座的房屋,於是,這片平地就不存在了,而這片房屋現在的主人就是臥龍先生。
一千多年前,一幫修為至深,身手超絕的頂尖高手選擇了玉皇頂作為他們比試之地,那一次的比試,也就是天下比武大會的第一屆,參加的高手無一不是當時天下間最厲害的人物
會後,這幫頂尖高手不但選出了十大高手,還約定五十年後再來玉皇頂再比試一次。誰想,五十年之後,這幫頂尖高手死的死,失蹤的失蹤,參加第二屆的人數隻有二十多個。
因為這個原因,第二屆天下比武大會之後,參加比武大會的高手花了幾十年的時間,將天下比武大會舉行的宗旨傳到了軒轅大陸的每一個角落,希望每一個能人,不管是有名的還是無名的,都踴躍參加。
是以,第三屆天下比武大會十分的熱鬧,不但引來了軒轅大陸上的眾多高手,還引來了上萬個自認有些本事的好手,當然,這上萬個好手的本事有限,隻是來看熱鬧而已,絕不敢上場出醜。
第四屆天下比武大會,參會的人數更多,這樣一來,便為第五屆天下比武大會的血腥埋下了隱患。
等到第五屆天下比武大會的時候,前來參加看熱鬧,以及想在大會上名揚天下的人,竟然多達十餘萬。
在這一屆天下比武大會上,由於高手的數量太多,品流複雜,為爭奪十大高手的名額,個個你爭我奪,最後雖然產生了十個絕頂人物,但也死傷了上千個高手。
這種為爭奪一個高手名額而血流成河的局麵持續了數百年,直到臥龍先生的師父出現,這種局麵才改變了。
臥龍先生的師父是一個老道士,自號水鏡,武林人士皆稱呼他為“水鏡先生”。此人交遊廣闊,魔門第一高手“魔師”逆天行與“大梵寺”的第一高僧苦海禪師,和他都有交情,且在他麵前都要自稱一聲晚輩。
五百多年前,水鏡先生受朋友之邀,參加了某一屆的天下比武大會。他雖然沒有上場比試,但那次的比武大會給他的人生帶來巨大的影響,他本是一個隱士般的人物,可自從經曆了那次天下比武大會之後,他深深為這種不擇手段的比武方式而震驚。
於是,在下一屆天下比武大會到來之前,他與他的徒弟臥龍,在玉皇頂修建了屋宇,儼然成了玉皇頂的山主,說要主持天下比武大會,不讓殘殺流血之事發生。
到了大會的那一天,水鏡先生果然當起了東道主,許多人看在他的麵子上,隻是比武較技,並不把私人恩怨帶到比武場上來,就算是兩個有仇的人在場上比試,也不會往死裏打。
當然,也有一些人不賣水鏡先生的賬,尤其是幾個老魔頭,想在大會上搗亂。結果,這幾個老魔頭全都被水鏡先生擊敗了,隻得灰溜溜離開了玉皇頂,而這一屆的天下比武大會比過之後,雖有幾十個人傷了,但沒有一個人死亡,水鏡先生的功勞可以說是居功至偉。
於是,眾人一致推選水鏡先生為天下比武大會的主持者,凡是來參加天下比武大會的高手,都要聽從水鏡先生的安排。可誰都沒有想到的是,三十年後,水鏡先生去世了。
這麼一來,那些曾經被水鏡先生教訓過的人,以為他們報仇的機會來了。就在二十年後,新一屆天下比武大會展開的前夕,有幾個高手去了玉皇頂,想找臥龍比試,甚至想殺掉臥龍。
那次交手的情況怎樣,除了當事人以外,外人根本就無從知曉,反正外人隻知道臥龍第二天仍是好好的,那幾個去找過他的人,隻在大會上露了一下臉,隨後就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