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國洪熙二年,也就是武克勤奪位登基的第二年,域外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烽火蔓延了整個域外,即便是之前還沒有交兵的猿人族和翼人族,也在這一年的九月底爆發了一場戰爭。
猿人族與翼人族是域外兩個極為奇特的國家,凡是猿人族的人,身手都很敏捷,通常情況下,沒有習練過武功的人,再怎麼往上跳,都隻能跳起數尺,但猿人族與一般的人不一樣,即便是五六歲大的孩子,跳起來的高度也能達到七八尺,而成年人更是可以一躍丈高。
至於翼人族,在古老的時候,每一個人自從生下來,背上就長著一個肉球,一旦成年,這個肉球就會變成一對翅膀,輕則可以離地數丈飛行,重則可以隨意飛行,當真是像是鳥人一般。不過,現在的翼人族,已經很少能看到能有翅膀的人,一萬個人裏麵也隻能找出一個,而在翼人族的軍隊之中,便有一支由五百人組成的翼人,殺傷力極強,遠非一般的士兵可以相比。
這兩個國家因為居住的地方比較艱苦,又是鄰居,所以經常為了資源發生衝突,而一旦發生矛盾,兩家勢必大打出手,所以,這次的域外之戰,最後也免不了把他們波及了。
翼人族和猿人族的大戰並不是域外最重要的戰役,真正決定域外未來走向的大戰,還是牽涉到了龍人族、狼人族、矮人族、虎人族、豹人族、獅人族、牛人族、魚人族的這場大戰。
韓風自從回到大決戰的陣營之後,生怕夜長夢多,連續發動了幾次大規模的攻擊,但以虎人族為首的敵方,雖是處於下風,但依然能堅守得住,是以,雙方打了足足有一個多月,還是沒有分出勝負。
這時候,一個大好的消息傳來,卻是巨人族也加入了戰爭中來,而且是派了國內三分之一的兵力協助韓風一方,巨人族的國王史丹利已經宣布奉韓風為盟主,還將韓風視為巨人族的神使。
有了巨人族的加入,韓風一方的優勢更加明顯,雙方打了兩次之後,虎人族一方便無法堅持了,先是之前歸順虎人族的獅人族突然反水,接著便是魚人族單方麵退出了戰爭。
這麼一來,隻論兵力的話,虎人族和豹人族完全處於了劣勢,才打了不到三天,向來以虎人族馬首是瞻,凶悍程度僅此於虎人族的豹人族不得不宣布投降,並願意協助韓風一方一起攻打虎人族。
結果一場大戰下來,虎人族潰不成軍,許多早已厭戰的虎人族士兵在這個時候選擇了投降,而那些要跟隨虎人族國王一起戰鬥到最後的士兵,拚命的護衛著虎人族的國王退回了國內。
韓風知道這次的戰爭一旦打起來,除非是統一,否則的話,以後還會發生戰事,所以他並沒有放棄追擊,而是率領數百萬的聯盟大軍,殺進了虎人族的境內,所到之處,隻要虎人族的人不抵抗,一切照舊。
對於虎人族的大多數百姓來說,保住性命才是最重要的,更何況,他們對自己的國王早已是深惡痛絕,恨不得國王早早死掉,也好還虎人族一個平靜。是以,好些人不但沒有抵抗,反而加入了隊伍中來,說是要把橫征暴斂的國王趕出去,另選一個新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