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進攻黑暗之門(1 / 2)

具體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圖拉楊已初步在軍中建立了權威,菲斯特取而代之,必然會造成一定混亂。

這與他盡早收複暴風王國,實現洛薩遺願的想法並不相符。

其二,在菲斯特的輔佐下,洛薩麵對部落勝多敗少,已被視為古之名將級的人物。

由於身死蓋棺定論,現今更是徹底封神。

日後談起一戰,主角永遠隻會是洛薩,沒人會關心他死後收拾殘局的繼承者是誰。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菲斯特現在當了主帥,等到二戰爆發,反攻外域,他還能裝聾作啞不成?

沒有了青銅龍的威脅,菲斯特當然更傾向於留在艾澤拉斯,而非去人生地不熟的異界與外星人為伍。

因此幹脆支持圖拉楊。

這樣一來,不僅可以獲得對方的感激,還能博得讓賢的美名,一舉兩得。

反正圖拉楊在艾澤拉斯注定是一顆流星。

等對方去了德拉諾,菲斯特就是碩果僅存的一戰主要元勳。

依舊能享受道最大的名望加成。

圖拉楊新官上任三把火,當天就召開了戰術會議。

隨後數日他與菲斯特等人一同分析研判。

很快拿出一套完善的作戰方案。

而圖拉楊的銳氣非凡。

認為部落剩餘的敵人不堪一擊。

並未選擇集中優勢兵力攻擊某一區域,而是決定多線作戰。

一舉將部落徹底覆滅。

聯盟的部隊兵分三路。

第一路以圖拉楊為主帥,溫德索爾為副帥,負責收服暴風王國;第二路以菲斯特為主帥,弗丁為副帥,負責摧毀黑暗之門;第三路則以烏瑟爾為主帥,達納斯為副帥,負責攻取薩爾森堡。

前兩路軍隊自不用提。

有重要的曆史意義和戰略目的。

第三路軍也不遑多讓。

對手是老熟人伊崔格。

伊崔格不願放著奧格瑞姆不管。

因此在確保盟軍已離開足夠遠的距離,不會去而複返,從後方掩殺他們後,也便率軍啟程。

可惜一步慢、步步慢。

等其到達灼熱峽穀,灰燼峽早已被封鎖。

伊崔格不得不選擇從東南方向迂回,取道呼塵洞。

盟軍攻打黑石山時,其才剛到燃燒平原。

沒有能趕上最終之戰。

於是暫時撤退至在黑鐵矮人三錘之戰時期建立的薩爾森堡。

伊崔格一路收攏荒蕪之地的潰軍,兵力已經接近四十萬人。

而且其位於盟軍腹背。

帶來的威脅不言而喻。

因此派兵對其進行攻伐,也是應有之義。

不過菲斯特對其卻不是很看好。

畢竟主帥是烏瑟爾,出了名的不知變通。

而伊崔格則剛好相反。

完全可以用奸猾似鬼一詞形容。

至於達納斯素質倒是不錯,不過年齡太輕,也非拍板的人。

很難影響到整個戰局。

看來伊崔格多半仍會像原本時間線那樣跑路成功。

至於是不是還會和弗丁相愛相殺,那就不清楚了。

不過圖拉楊選擇烏瑟爾,也非毫無道理。

且不說烏瑟爾與圖拉楊本身就相交莫逆。

他光明使者的外號就是其取得。

單是烏瑟爾洛丹倫代表的身份,就不能等閑視之。

因此菲斯特也沒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