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影響力(1 / 3)

看書網.630.,最快更新從大學教師開始最新章節!

京城的春天也算美好,至少在沒有沙塵暴的天氣裏也會清風習習,鳥語花香。

就像這個世界一樣,雖然還是時不時的有陰沉反複,但是萬物已經蘇醒,一切都蓄勢待發。

春天的花開,帶走冬天的感傷,微風吹來浪漫的氣息。

沈光林一口氣在國外SCI期刊上發表了5篇文章的消息,影響力遠比他預想的要大的多。

這個年代曾經流行放衛星,但是沈光林放的這顆“衛星”也太大了。

不但物理學院的老師們在討論此事,甚至就連學校的領導也知道了。

經曆了十年混亂,國家一切都百廢待興。

京城大學也不是世外桃源,他們的科研和學術研究也幾乎常年處於停滯狀態。

不少水平高能力強的教授和研究者被“下放”了,要不然沈光林也不會這麼輕易的就被錄取為大學教師。

實在是當今的大學校園裏嚴重缺乏“政治過關”和“素質過硬”的人才。

然而,那些被下放的真正“人才”們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平凡的,政府也不能聽你自己說被冤枉了就搞平凡,凡事總是要一步一步的來。

在最開始的時候,也隻有少數明顯被迫害的同誌得到了救援機會,然後隨著平反工作的開展,有更多的人被解救了出來。

沈光林就這樣一下子成了學校的快速崛起的“學術明星”,甚至他想和李莉同學搞對象的事還成了一項不可對外明著說的政治任務。

領導們開始輪番找沈光林談話了,慰問,鼓勵,勸勉,不一而足。

對於師生戀,支持的有,反對的也有。

但是對於沈老師的成就,認可的人還是比較多的,畢竟是5篇SCI論文。

甚至有人提出是不是要破格提拔一下?

比如,把沈光林同誌提拔為教授或者副教授怎麼樣?

京大是開放的,自由的,蔡元培先生曾經提出過:“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之義”,隻要有人才我們就要不拘一格的使用嘛。

當年,胡適、***、魯迅、劉半農、梁漱溟、李四光、王星拱、顏任光、鍾觀光、任鴻雋、李書華、丁西林、馬寅初、陶孟和、陳啟修、王世傑等知名教授都是蔡校長力主邀請過來的。

當聽說了學校準備任命自己為教授的事,沈光林主動拒絕了。

不是他高風亮節,現在是太早了,還德不配位呢。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知道自己暫時還真的不能這麼跳,不然早晚會出大事的。

沈光林現在最大的問題並不是學術能力,而是“學術背景”。

因為他沒有真實“學曆”。

萬一真的有一天他在國際科研界也成名了,履曆該怎麼寫?真的寫MIT嗎?

鬧呢,一查不就露餡了。

沈光林找到院長,“坦白”了自己的遭遇和困境。

為此,他還拉來了東城分局的張叔叔過來做背書。

“我父親是隱秘戰線的工作者,我母親不知所蹤,據說父親還有過其他的婚姻情況,我不確定我還有沒有其他親人......但是,我希望從今天開始我就是咱們國家一個本土成長培養起來的科研工作者,我從沒有出過國,接受的也都是國內的傳統教育,並且我現在還真的不想做教授,隻想做一個普通學生,因為我的對象也還是一個學生。”

學校領導簡直有點恨鐵不成鋼,找對象就有那麼重要嗎?

不過,既然沈光林同誌還不想做教授,那接著做教師也行呀,就是去做學生學校也是支持的。

在中國,有師生之誼同學之情的關係才最是牢固的。

年輕人的男女之事學校不想去插手,不過沈光林同誌擔心的來曆問題確實需要認真對待,但是也並不難解決。

這種事情對於組織來說也就是重新建設一份檔案的事。

公安局已經查證過了,沈光林的“家人”確實就在金陵呢,他的“小叔”沈隆賢和姑姑沈隆鳳都還健在,可以擇機去金陵探親。

沈光林決定把探親的時間就放在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