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章 倒沈(1 / 2)

“小夥子,你等著,我一定找到你們單位去!”

沈光林也是冤枉,好好坐一趟飛機還招惹無妄之災了。

“您一路走好!國慶節過完,十月一就要到了,我也去你們“一機部”給您送件寒衣,順便帶上幾個童男童女。”

“十月一”是傳統祭掃節日“寒衣節”。

在北方將寒衣節與每年春季的清明節、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合稱為三大“鬼節“。

高領導走了,臉都氣白了。

“先生,您為什麼跟老同誌置氣呢?”

空姐覺得沈光林有點小題大做了,他們是一個團體出行的,能不得罪,盡量不得罪。

“你還有道理說了,誰把他放過來的,我要投訴你們!”

沈光林真的生氣了,如果不是她們工作不到位,怎麼會把這個老流氓放過來的。

然而,民航是不怕投訴的。

空姐也沒當回事,反正是自己同胞,隻要不是外國人,她們就不怕。

哼,我們不惹事,但是我們也不怕事。

她們不知道,有個人叫做“心胸開闊”沈光林,他自己投訴要是沒有用的話,是會讓武田公司的人發起投訴的。

那個“情敵”高誌傑怎麼樣了?他父親好像就是一機部的領導。

……

接下來的旅途“一帆風順“。

頭等艙就是這點好,可以享受先下飛機先拿行李的服務。

等工業考察團的人出來時,沈光林早就不見了。

不過,老高他們還是知道了坐頭等艙的人姓沈,是京城大學的老師。

跑了和尚跑不了廟門,一個老師能坐頭等艙?肯定是有問題的。

沈光林回到家,發現家裏並沒有人,小姐姐李蓉帶著女人們兜風去了。

這個年代是沒有駕照的,即使想考駕照,現在也沒有駕校。

隻要會開車就行了,哪裏會管你是不是馬路殺手。

而且私人也沒有小汽車呀。

有汽車的都是單位,他們的駕駛員一般來自部隊的汽車連,沈光林幾乎可以算是第一個有私家車的人。

當然,他的汽車掛靠在扶桑駐華大使館,用的是外交牌照,在路上行走起來還是有一些不可說的特權。

小長假的最後一天,沈光林就是在家裏“貪睡”度過的。

可能是穿越太累了,他感覺自己很脆弱,動不動就要休息。

完全不像這個時代的年輕人那麼生龍活虎,隻要能吃飽,那就有無限的精力。

沈光林不行,他能躺著就不坐著,能坐著就不站著。

就是去大保健,估計也就用一招就夠了。

鍛煉還是鍛煉的,李蓉經常陪著他一起跑步,兩個人也能夠圍著京城大學跑一圈。

但是鍛煉和偷懶兩不耽誤,沈光林該歇著還是歇著。

開學了,10月8日學校正式恢複上課。

下課之後沈光林就到中關村檢查自己實驗室的工程進度。

他昨天也是特意忍住了沒來看,今天就是想看看,一個假期沒見了,實驗室能夠有什麼變化。

一進院牆,變化太大了!

簡直都不敢認了,整個土建結構已經完全結束了,正在貼瓷磚裝窗戶。

而且,最高層的腳手架都拆了,露出白色的瓷磚。

五道口的吳老師正留守在臨時辦公的平房裏呢,幾天沒見,這裏成了她的主要辦公地點,隻要有空就會過來。

當然,她今天是特意來等沈光林的,商量一下以後的工作安排。

“吳老師,你怎麼不在家多待幾天,這就回來上班了。”

“還說,我就沒回去,車開不到我家,半路我們就回來了。”

“咋了?”

“路不通。”

路不通是常態,村村通還有得等哦。

“沈老師,這化學實驗室跟你們物理實驗室可不同,通風還是要做好,好多試劑是有毒的,你看是不是整些排風設施。”

沈光林一想也是:“要不讓武田公司來做吧,他們一直是做製藥的,比較有經驗。”

看到沈光林過來,二建公司的項目經理也湊了過來:“沈老師,房子已經建設的七七八八了,院子裏麵的綠化需要我們建設不,收費不貴,成本價,隻要您願意給外幣就成。”

那敢情好,沈光林最不差的就是外幣:“扶桑錢可以不?”

“當然可以!這個還好用一些,你是不知道,扶桑的電器可好了,聽說您剛去了一趟,都沒帶點電器回來?”

“帶了。”

“帶了啥?”

“錄音機。”

……

可不是麼,隨身聽不就是錄音機麼。

對於禮物,吳曉雲也是有份的,沈光林拿出一個隨身聽送給她。

尺寸也就半個板磚大小,可以放進口袋裏。

女人對這些精致的小東西大都愛不釋手,李蓉和江振華可喜歡了,一口氣能聽完兩節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