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布置科研任務是這個時代的特征。
隨著科研任務到來的還有經費和人員編製。
對於任何一個科研機構來,這都是關係到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因素,不能放過每一個獲得科研資金的機會。
甚至,獲得過國家級的科研資金,都會成為一種資曆。
即使沒有科研成果,把這個過程寫進簡曆裏,也不失為一種科研水平的側麵證明。
比如當年治療瘧疾研發用藥其實就是國家級的科研任務。
屠先生果然不負眾望,更是因為這個成果獲得了諾獎。
但是,其他人呢,陪跑的那些人他們也不甘寂寞,他們一方麵無視發現者貢獻,努力搶奪成果;另一方麵我們也一起參與了研發,這都是資曆。
這次研發任務也是一樣的套路。
國家想研發一種新型隔熱材料,主要是隔熱耐高溫的,使用起來隻需要塗裝就可以了,能夠用在火箭或者其他需要高溫的場所。
據,國外已經有這種材料了。
這件事其實是沈光林自己出來的,他也不知道這個時期外國有沒有這種東西。
他在糖山的時候確實過有這麼一種特殊的塗料,火箭彈的彈筒裏麵塗抹上去就隔熱和耐高溫,有些還能吸收雷達波,做隱形材料。
沈光林不但了這種材料的功能,還給出了這種材料的一些理化特征,甚至連製備方法都有,一副煞有件事的樣子。
其實那就是納米塗料,而且是納米複合材料。
納米材料的製備確實不複雜,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都有。
關鍵難題是在這個年代,你可以製造出來,但是看不到。
一種常規材料,到了納米級別,會改變它的理化特性,現在這層窗戶紙還沒捅破呢。
老李卻已經迫不及待了,他想讓沈光林繼續研究下去。
但是沈光林不想接,緩個幾年,等掃描隧道顯微鏡出現了再唄。
那不行!老李的單位現在還有錢,不想等了,直接就開始布置起科研任務了。
1980年國家還是處於戰爭時期,部隊並不是太缺錢,還沒到百萬大裁軍的極端困難時期。
畢竟是國家級的科研項目,也不存在白漂,但是直接劃撥給沈光林資金又不合適,這不成了私相授受了麼。
萬一什麼都沒有研究出來,那不是害死自己了。
因此,一大筆“帶帽”的資金下來了,就是用於研發這種用途的材料的,誰都可以申請,批給誰就不一定了。
京大,中科院,五道口,還有其他幾個研究所都收到了這樣的通知。
而且部委這次給錢很大方,先期付款就有80萬,前提是需要通過評委會評審。
這筆錢用來研發一款新材料未必夠,但是也未必不夠,至少它用來改善生活是沒問題的。
點名要沈光林的實驗室加入進來也是上級某部門的特別要求,不得推辭。
因為這種材料的研發單位得是搞物理的或者搞化學的,沈光林的實驗室二者兼備,而且有名氣,你怎麼能夠不來。
以往,有科研項目來了,大家去申請科研資金都是擠破頭的,甚至老友絕交的情況都存在。
現在,主動點名要求某單位去報名的科研項目還是第一次聽。
沈光林畢竟進入京大的時間還短,滿打滿算都沒有超過一年,他還沒有申請經費的經驗。
別國家和部門級的科研經費了,就是學校的科研經費他都沒有申請過。
並不是沈光林自恃清高,而是他原本就不夠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