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二 500塊(1 / 2)

提起自駕遊,沈光林和李蓉都很興奮。

這是他們有了小汽車之後的第一次長途旅行,一定要好好規劃。

沈光林買了一張京城地圖,一張冀州地圖,一大本全國地圖。

沒有導航的年代,如果再沒有地圖,那出門真的不方便。

稍微可惜的就是,不能實時進行GPS定位,走到半道並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哪裏。

他們要去的目的地是冀州上義縣一個叫五糧台的地方。

探查了一下路線,還不錯,雖然沒有高速,但是有國道和省道,一路走一路玩,應該是能夠有個不錯的旅行體驗。

全程一共300多公裏的路程,沿途的重要地點有延慶,懷來,下花園,宣化,然後就到了上義,單純看地圖的話距離蒙古已經不遠了。

要出發了,沈光林做足了各種準備,怕沒有加油站,光汽油都準備了兩桶。

車上沒有睡袋,但是有大棉被,有軍大衣,還有各種生火材料。

木炭,小火鍋,調料,肉食品,再加上給小姑娘準備的禮物,副駕駛和後備箱裏都裝的滿滿當當的。

聽說是送自己回家,張小瑤其實有點不蠻開心,她在京城這半年,是她最快樂的半年。

回家之後,一切都要改變了吧。

但是,現在母親不見了,沈光林也沒有義務繼續撫養她。

送她回去也是必然的。

采買準備,收拾停當。

第二天一大早,沈光林打著火就出發了,小汽車就是好,不像拖拉機,冬天還要用開水燙了才能搖起來。

京城山多,出了京城大學往昌平方向走全是山。

他們初始路線就是沿著八達嶺長城的方向向西北走的,等到了延慶再折向西南。

沈光林開得一點都不快,因為路況是真的很差勁。

從京城到延慶的這一段的路況還可以,畢竟八達嶺是景區。

延慶境內這段國道修的不錯,出了延慶就算到了另一個世界。

可能是因為離開京城管轄了,大家對道路也不太重視了。

出京城之後的第一站目的地是懷來,這路況就真的不行。

地上時不時有個大坑,有些地方冰凍化開了泥濘的很,有些地方還刮底盤。

畢竟是台新車,要說不心疼是假的,不過既然已經出門了,那就一路堅持下去唄。

車窗外麵山頭上的積雪沒有融化,白雪皚皚,霧氣茫茫,車裏麵卻溫暖如春,芬芳四溢。

尤其是李蓉脫了外套之後,平坦纖細的腰肢更是顯得那團鼓起的春意盎然了。

沈光林從後視鏡裏接連看了好幾眼。

小姐姐發現了,裝作不在意。

哼,男人!

一件普通的針織毛線衣都可以透漏出那麼多性感符號,沈光林覺得自己這一年忍的真夠久的。

時走時停,等他們到達懷來縣城時,天色已經漸晚了。

主要是沈光林路過土木堡的時候,定要去那裏看看,美其名曰:考古。

從現在的地理條件根本看不出當年明英宗為什麼會失敗。

現場遺留的痕跡隻有一段土城牆,還有幾塊石碑,應該是功勳之後立在那裏的,全是文臣武將的名字。

其實,這裏距離懷來城很近,隻有幾裏遠,距離京城也不過100公裏之遙。

明軍士兵們看到也先的軍隊之後,一戰未打而隨即兵潰,敗的十分詭異。

當然,現在的土木堡旁邊就是官廳水庫,這是1954年才剛剛修建的。

當時,土木堡周邊是不是真的缺水,這種事情就不得而知了。

三人在懷來修整一晚,第二天一早繼續出發。

過了懷來就是宣化,在明朝時期,這裏是宣大總督的駐地。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這是顧炎武的讀書信條。

看曆史類小說的時候,沈光林一直覺得宣大總督遠在山西,似乎那裏是大同,太原,長安一帶。

其實不是,宣化這裏距離京城真的很近,天子守國門原來真的不是蓋的。

一路行來,冀州各地經濟發展的確實不太好,但是也沒有沈光林想象中的差。

至少,大家的精神麵貌還可以,大部分人都擁有昂揚向上的精神。

這就是經濟發展最大的希望。

一路向西,在崎嶇盤旋中,上義縣的五糧台終於到了。

五糧台是個大村,是個擁有小學,幼兒園等基礎設施的中心村。

這裏交通方便,生活也便利一些,以前的知青就是落地在這裏的。

賴紅梅的家就在五糧台村的楊樹林組,小車是不通的,隻能步行前往。

車子就隻能放在河邊了,現在可沒有村村通工程,山區修路成本高的很。

有小汽車進村了!

閑著沒事,村上好多人過來圍觀,看看這是來幹啥的。

還好這裏是張呼片區,說的話大致能聽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