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0四章 做客(1 / 2)

沈光林原本打算第二天帶著李蓉和朋友們再遊香江灣的,可惜計劃沒有變化快。

李蓉並不是不同意出去遊玩,她是有別的安排,這一天是黃道吉日,要“進火”。

“進火”是一種傳統習俗,南北皆宜。

而且,她還在跟沈光林商量呢,要不要舉行一個搬家儀式,不是說生活要充滿儀式感的嘛。

也行吧,畢竟是喬遷之喜,那就小範圍慶祝一下。

早點搬家也好,要知道,他們現在可是“寄人籬下”呢,沒有辦法,隻能借酒消愁。

就是羅曼尼.康帝消耗的速度稍微有點快,船王都有點撐不住了,他購買的速度跟不上沈某人消耗的速度。

包船王說了,香江還有另一個船王呢,你們是不是也去那邊拜會一下。

兩家船王的居住距離並不遠的,開車也就十五分鍾。

香江確實還有一位船王,姓董,年齡倒是跟包船王差不多,籍貫也是一個地方,隻是他老家是舟山的而已。

舟山是個好地方,天然漁港,島嶼眾多,當年常凱申最後撤離的就是這裏。

但是這位董船王的資產可就比包船王差多了。

包船王除了海洋運輸業務以外,其他的產業也有很多,而且本身並沒有什麼負債,董船王就不行了,他的商船噸位雖然不小,但是欠款很多,去世之後給兒子們留下了一個爛攤子。

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人家大兒子畢竟還是做了一屆特首的,隻可惜要搞什麼廉租房,動了大水喉們的蛋糕,被他們鼓動著平民給趕下台了。

搬家這事好說,因為沈光林在包船王的家裏幾乎沒什麼資產,除了幾身換洗的衣服就沒別的了,那些庫存酒水人家也不願意讓打包帶走,真想走人的話隨時可以走的。

沈光林他們新家裏麵的所有東西都是臨時購買的,這下子很好的滿足了李蓉的購物欲望。

好一頓買買買,東西很快就備齊了。

新家首次生火,叫朋友過來熱鬧一下也好。

沈光林在香江的朋友並不多,能夠叫來的也就張國容他們和無線藝員班的徐進江等人。

當然,他們也不能白來,過來就得帶禮物不是,而且還得幹弄活,原本用於綠化的地塊已經平整好了,準備栽種點菠蘿。

菠蘿用彎彎的說法就是鳳梨,這就跟櫻桃和車厘子的區別一樣。

沈光林的這套新宅並沒有買在太平山的山頂,而是在半山還偏下一點,風景很不錯的,能夠俯瞰淺水灣,同時也是山頂別墅區的“借景”地之一。

“借景”是古典園林建築中常用的構景手段。

意思就是在視力所及的範圍內,將外界較好的景色組織到自家園林的視線中。

借景分為:近借、遠借、鄰借、互借、仰借、俯借、應時借。

但是,在沈光林這裏,那就叫做“不借”。

原本,沈光林的別墅周邊遍植黃槐,這種灌木和喬木結合的植被很漂亮,鬱鬱蔥蔥,很是繁茂。

不過“槐”字畢竟帶“鬼”,不吉利。

沈某人一聲令下,全部砍掉,換成荔枝,芒果,木瓜,百香果一類的熱帶果樹吧。

榴蓮就沒有去種植了,不是因為它的殼硬,跪都跪不爛,而是因為它難聞,這可是一種生化武器,味道比黃槐的異味重多了。

沈光林受不了有特殊味道的食品,凡是味道太重的,他都不大喜歡。

因此,除了榴蓮之外,還有像臭豆腐臭鱖魚之類的他也不太喜歡。

不過要說到最臭的,肯定還是螺螄粉。

因為螺螄粉裏麵添加酸筍,這種酸筍裏有一股濃烈的氨基酸腐化分解之後釋放出來的味道。

當然,很多人說了,這些東西隻是聞起來臭,吃起來並不臭。

這是肯定的,因為我們的舌頭並不能感知到臭味。

舌頭的味蕾能夠分辨的隻有:“甜、鹹、酸、苦、鮮”這五種味道。

臭是嗅覺,辣是痛覺,隻能通過其他方式進行體現,如是而已。

這套新房子是李蓉按照自己的意見裝修的,風格彙聚了80年代最就行的港島風,用21世紀的眼光來看,LOW的還有點小可愛。

不過,這畢竟是人家一番心血,老實待著就是了。

客人們陸續過來了,大都帶了女伴。

大劉帶了夫人寶永琴,這個年代他們可是模範夫妻,不但是靈魂伴侶,還是事業夥伴。

哥哥張國容帶的自然是美人關了,她現在對沈老師很有興趣,總覺得他深藏不漏,需要好好挖掘。

至於沈老師已經有對象了,這不重要,怕什麼,愛情不懼流言蜚語。

劉福榮帶了他在無線藝員班的同學齊美珍。雖然這位同學後來嫁給了苗巧偉,不過現在隻有19歲,還是青蔥歲月的一位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