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四章 模板(1 / 2)

講座順利結束了。

沈光林開放了問題回答的權限,免得說勞資霸道,但是並沒有誰提出什麼有深度的問題。

在場至少有一半是學物理的罷,但是他們也並沒有聽懂沈光林在講什麼,也不能判斷他講的對不對。

上次開講座的時候,還有些人還批評沈光林講的淺顯,說他講的籠統,隻是提了一個好方向而已,差點就指著他的鼻子說他騙錢了。

這場講座就不一樣了,深刻是深刻了,他們反而聽不懂了。

也是,隻有聽不懂的講座才是好講座。

看著有些冷場了,有位也是研究理論物理的老師提問了:“沈教授,您今天提出的這個標準理論模型會發表在哪部期刊呢?”

這已經是題外話了,不過沈光林還是給予了正麵回答。

“是《科學》,肯定不會是《自然》。我上次被《自然》給套路了,他們不按規則出牌,不然關於“納米效應”的論題我不會提出的那麼早。”

沈光林提前帶出“納米時代”也是沒有辦法,自己的論文被針對了,如果不趕緊發布,就要被人捷足先登了。

“不可能!我們鷹國的雜誌不可能那麼沒有道德。”台下一位年輕的學生激烈反駁,他聽不懂沈光林的講座,但是並不代表他聽不懂沈光林話裏嘲諷《自然》的態度。

哪裏冒出來這樣一根蔥?

沈光林這才想到,原來新家坡也是鷹國的殖民地之一呢,他們還是英聯邦的成員國。

英聯邦的成員國也太多了吧,這些國家加起來可比蘇聯大多了。

沈光林不想跟他們吵,吵贏了也不光彩:

“這件事爭論是沒有意義的,《自然》這本雜誌或許是個好雜誌,但是雜誌社的人未必全是好人,你敢擔保他們不會做一些蠅營狗苟的事情嗎?”

“敢!”

這小夥有意思。

《自然》的黑曆史還是不少的,互聯網時代還有人盤點過。

沈光林隨便舉了幾個例子,每一件都是有據可查真實發生的,隻是大家沒有注意而已。

這下子他們沒話說了。

有些人借著職務之便,做一些損人利己的事情也是沒有辦法。

講座是結束了,但是沈光林還不能立刻離場,因為國內的官員們還在台下呢,他要去打個招呼寒暄一下。

這個時代的官員除了僵化死板一些,在別的方麵還是不錯的,尤其對待國人,尤其是個人操守。

其實,如果自身就是聚會焦點,那可惡的官場應酬也就沒有那麼麵目可憎了,甚至會變得生動有趣起來。

至少,沈光林是這樣覺得的。

沈光林在台上講的這些內容很深奧,國內來的領導一點也聽不懂,不過他們依然可以做判斷,可以根據周圍人的反應來判斷沈老師的水平究竟是怎麼樣的,有沒有被人小覷。

但是,講座結束了,場下聽講的人遲遲不給回應,這算怎麼回事?

究竟是好還是不好呀。

領導們忍不住了,用英語問周圍一個看起來很有學問的人:“台上的這位沈先生的水平究竟怎麼樣?我好像聽不太懂。”

“高山仰止!簡直是高山仰止!雖然我隻能聽懂大概8成,但是已經可以證明他非常厲害了,我原本就是學物理的,還蠻有天分,隻可惜這麼多年沒有跟緊時代前沿,已經有些落伍了。”

那就放心了,沈老師有水平就行。

沒有給國人丟臉。

沈光林都不知道官員們的思想動態,他還周旋在大家熱切的招呼中,讓想談商務的林文偉都湊不上前。

不過沒關係,沈光林已經注意到他了,這位大哥還是蠻有毅力的,是個人才。

這次到國立大學做講座,沈光林換居住的酒店了,畢竟也想離的更近一些。

因為確實還想跟這位林先生繼續聊一聊呢,沈光林就給了他新的酒店地址。

華人的酒文化即使到了新家坡也不能避免,沈光林和辦事處的人員喝酒到很晚。

其實,世界各國也都有自己的酒文化和國酒。

華夏的國酒自然就是茅台,棒子國的國酒是22度的真露,扶桑是清酒,新家坡就是司令,一種調製的雞尾酒。

司令雞尾酒也是唯一由亞洲人發明的雞尾酒,發明者好像叫做閆崇文。

參加完招待晚宴的沈光林又到這家酒店的咖啡廳去談生意了,同一家酒店,也不用到處跑。

但是,李蓉有交代,不準喝咖啡。

意思很明顯,不準喝那種來自印尼的著名咖啡。

不喝就不喝唄,俺們喝茶!

新家坡這裏除了肉骨茶之外,喝的最多就是“長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