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五章 發年貨(感謝春暖九州老哥的打賞)(1 / 2)

沈光林這麼做是有道理的。

因為他們公司並沒有自己的銷售渠道。

後世的董小姐為什麼能夠把一個地方小廠做到全國第一的位置呢,她就是建立了龐大的線下銷售渠道。

當然,互聯網時代的來臨讓她抓瞎也是另一個事實。

現在,所有正規的銷售渠道全部籠在國家手裏,供銷體係強大無比,而百貨商場也全是國營的。

生產的冰箱想要出手,自然得找到對的人。

現在雖然已經放開了民營經濟,但並不徹底。

而且,真的賺錢多了搞不好還會以投機倒把罪的名義被抓起來撿肥皂。

像商業大佬牟其鍾就是幾進宮的典型。

冰箱又屬於大件物資,占用的資金很多,要想快速而大量的賣出去,就得動用一些手段去調動賣家的積極性。

沈光林的提議就是留給人的操作空間,而且這個返點的形式和方法也是一個促進銷售的過程。

可以用貨抵款嘛,這多的是套路。

而且,現在才是創業之初,更是要考慮清楚一件事,那就是要不要提前收貨款的問題。

這就涉及到未來十年內一個非常火的名詞,叫做“三角債”。

三角債事件就是因為掛賬太多了造成的,一旦有生產和供應鏈中的某個環節出了問題,就會影響一長串的企業和公司。

不過,銷售的事情也沒有那麼著急,放到年後再說也來得及。

還是先過年要緊,天大地大,過年最大。

廠裏要發年貨了!

這是廠裏給出的通知。

今年春節不放假,這也是早就發出來的通知。

但是會發年貨,這是大家所沒有想到的。

關於加班,大家也沒什麼怨言,畢竟已經加薪了的,每個人都加了三十到五十元不等。

而且前段時間大家也都用極低的價格買到了上好的豬肉,還能想些什麼呢。

至少,過年是不愁沒有葷菜葷油了。

但是,老板也說了,過年加班還是要有加班補貼的,這個也可以叫做春節福利。

是真的嗎?

至少老板是這樣說的。

那就是真的。

現在廠裏就一個老板,那就是沈老板。

其他人都是什麼總,張總,黃總,林總,也就沈老師一個人是老板。

老板在京城有重要的教學和科研任務,因此並不常來津門,但是他每次來都能有好消息。

這次產品下線儀式勝利的結束了,他沈某人也馬上就要回去了。

如果回去之前還收買不到人心,那就虧大了。

沈光林特別提出要求,一定要在大年二十五之前準備好所有的年貨,錢不是問題,就是動用一點外彙也不是不行。

別的單位即使有多餘的閑錢,想要買到緊俏的年貨可能也沒那麼容易,票證就是個大問題。

但是,在沈光林這裏,真的一點都不為難。

試問,哪個單位不缺外彙啊,又有哪個單位不想換取外彙啊。

壕無人性!

沈光林又從肉聯廠買了100頭生豬,活的,準備宰殺了免費發放給員工們。

不是不想買更多,是大家真的吃不完。

上次每人二十斤豬肉,足夠讓他們分散贈送或者出售給各家的親戚們了,這10斤新鮮豬肉就是留給他們過年的。

而且,上次讓肉聯廠的陳明亮送過來的都是早就殺好的白條肉,雖然大部分品相不錯,但總有些肉沒有那麼新鮮。

這次就不同,這次來的是活豬,現場現殺,豬下水還可以充實食堂的餐桌。

距離上次賣肉已經一個多月了,天氣冷,肉比較經放,但是凍肉總是不好吃的,還是新鮮的豬肉包起餃子來更香。

如今這個世道,加薪隻是一種手段,隻能讓大家工作更上心,工作怨言更少,工作積極性也更高一點點而已。

真想增加凝聚力,體現合資工廠的優越性,那還得發各種稀缺物資,讓他們去跟兄弟單位認真的攀比一把。

隻有好好的凡爾賽一波,這樣他們的心裏才會更美,優越感和向心力自然也就出來了。

可惜,在這個時節是沒有菜籃子工程,想發點新鮮蔬菜很難。

當然,白菜和土豆這些大家都有準備,發了也沒意義,還是要整點特別的。

沈光林找人商量了一下,做了決策,那就發好一點的東西,比如植物油,雞蛋,蘋果,帶魚。

這些也都是過年緊要的物資,隻可惜沒錢的時候大家不太舍得買,現在沈光林全給買上了,從供銷總社買的,用外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