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三章 喝牛奶(1 / 2)

這個年代,想辭職是很難的,如果單位不願意放人,就會進行各種刁難,手段下作,令人發指。

卡戶口,卡住房,卡檔案,這些還都是小兒科,敗壞你名譽,舉報你品行,那才是常規手段,總聽說過無數因為原單位不放人而發生的悲慘故事。

蘇教授要辭職,五道口技校卻非常爽快的就答應了。

不是他不重要,而是因為他去的不是別的地方,是京城大學。

這是兩家的香火情,不涉其他。

這兩所學校是鄰居,雖然彼此看不上眼,就像可口可樂和百事一樣,但其實唇齒相依,雙方的交流還是很多的。

蘇教授雖然是物理學院的骨幹,但也不是不可取代,他想到京城大學去,對方也鄭重發來了邀請,學校並沒有做這個阻攔的惡人,他們也總有用到京大的時候。

甚至,有些年份,五道口技校的院長,去京大做個副校長,或者,京大的院長,到五道口技校做個副校長也是有的。

不過,蘇教授既然已經從學校辭職了,房子就住不得了,學校房源也緊張。

五道口技校的附中和大學是兩個單位,蘇教授這種情況其實算單職工,當時分給他並排的兩間房已經破例了。

老蘇辭職了,如今連房子都要被學校收回去了。

這是最近流行在五道口家屬區的一件稀罕事。

蘇教授畢竟是物理學院的骨幹教授,聽說過不了幾年就有可能被評為學部委員,現在辭職,所為何來啊。

“咋的,老蘇真下海了?”

“不知道啊,反正手續都辦完了,這不,那個卡車就是來幫他搬家的,也不知道搬哪兒住了。”

“不會是去深城吧?”

“也有可能。”

現在確實是一個下海經商的浪潮,在曆史上叫做第一波下海潮。

在這一年,王石終於還是辭職了,開始用自己熟悉的鐵路線販賣玉米,也幫助沈光林的工廠販賣一些生產物資;劉甬好兄弟倆也從單位辭職了,夥同幾個玩的好的朋友到農村去創業,養雞,養鵪鶉,開發“希望”牌飼料。

但是,老蘇去哪裏高就了,成了大家口中的一個熱點話題。

終於,還是有鄰居忍不住上來打問了,“老蘇,你這是咋了,聽說你辭職了,以後不教書了嗎?”

“不教書了,以後就打打雜,隨便混日子唄。”

蘇教授還真的不教書了,他和竇偉一樣,專職做科研了,工資是比照原單位發的,至於福利,這個要看沈老板心情。

沈老板心情好,一個月能拿5個月工資,心情不好,也就兩三個月吧。

不過他們物資發放是真的多,連衣服都發,不是製服,就是商店售賣的各種衣服,還可以自己去選擇款式。

現在,江振華和黃廣義的服裝店還在開著呢,規模已經不小了,各樣式的衣服都有,也不要票。

就這樣,蘇教授不但給自己和老婆置辦了一套新衣服,也給孩子們各置辦了一套。

又是一個周末,蘇教授家裏舉行喬遷之喜大聚餐。

其實天宮一號入住的人原本就不多,養殖基地的員工大都是附近的居民,他們回家住,他們的宿舍也在廠房那邊,方便照顧,因此,天宮一號就是躲在養殖基地的世外桃源。

今天,整棟樓上能來的都來了。

沈光林帶著李蓉,江振華是自己來的,竇偉也是一個人,孔繁東帶著他的明星妻子李萍,鄰居們一起到蘇教授家裏做客。

為了讓餐桌更豐富一些,沈光林特別交代,讓竇偉多準備一些中暑的,抑鬱的,打架受了內傷的小動物們過來。

這些大部分是為了實驗而培養的動物,殺毒滅菌是基本操作,可以放心大膽的吃,就是小白鼠也是可以嚐試的。

破家值萬貫。

蘇教授他們搬家之後,把原來家庭的瓶瓶罐罐也都搬過來了,完全破壞了沈光林精心設計的裝修風格,但是家裏卻多了一些生活的氣息。

今天家裏請客,兩個孩子也沒出門,幫著端茶倒水招待客人。

這一個星期以來,一家人過的雲裏霧裏,有些不敢相信。

但是,改變總是潛移默化的,搬了新家,有些生活習慣也不一樣了。

這是一個擁有24小時熱水的家,有好處也有壞處,現在,不洗澡老婆都不讓老蘇上床了。

為此,老蘇還在實驗室裏睡了兩晚,就是為了躲避一些中年不得已。

昨天是周六,休半天,蘇教授帶著一家人去他工作的單位看了看,順便彙報他真的是住在宿舍了,沒亂跑。

實驗室是單獨的一個院子,地方不大,建築也少,但是規劃的很好,就像一個園林,還有假山亂石,小橋流水。

宿舍樓的一樓是食堂,二樓是活動健身房,有跑步機,有乒乓球台,有台球桌,三樓以上才是員工住宿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