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九章 解釋(1 / 2)

沈光林在京城一直堅持到過完元宵節,實在扛不住了,隻能去往津門。

不是李蓉欲求不滿,天天耕耘而沈某人身體扛不住。

而是那邊每天一個電話的打來,煩不煩的。

現在電話沒有拉黑功能,而且還是使命必達,都是人工轉接的,不找到你的人,他們是不會罷休的。

真的趕到津門了,又沒什麼大事,主要還是發現新材料和新論文發表的那點破事。

扶桑人倒是沒摻和,主要是沈光林的學生們和聯合實驗室的中方人員起了矛盾。

關於碳納米管的論文其實已經寫完了,是沈光林的學生們動筆寫的,正等著沈光林來修改潤色一番呢,沒什麼問題就可以投遞發表了。

現在,這幫學生們已經被訓練出來了,別的技能沒有,攢論文的本事可真的不小。

最大的一篇論文已經出來了,署名權按說是由沈光林來分配的。

剩下的邊邊角角就是學生們的福利了,後續的講究就是他們當一作,沈光林隻掛通訊作者就行了。

這是慣例,大家的業務都熟練的很。

可是,過往的慣例在津門這裏卻行不通了。

這麼重要的一篇論文,該怎麼署名,大家發生了分歧。

原因也很簡單,這裏畢竟是聯合實驗室,大家也是人,也想著分一杯羹的,問沈老師要點好處怎麼了。

當然,沈光林是通訊作者,這一點是沒有任何疑問的,因為他是實驗室的負責人嘛。

可是,第一作者由誰來署名,署幾個名字,這才是眾人追著不放的事情。

沈光林可能無所謂,他不差這點榮譽,但是沈光林的學生們不幹啊。

你們都幹了些什麼事?憑什麼也要當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都不能給,最多給個第三作者。

可是,聯合實驗室的人卻覺得不該這樣,這次的實驗大家都有參與的,就算按資排輩分蛋糕也該分到一塊的嘛。

沈光林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事情,怎麼,第一作者就那麼重要?

當然,評獎評優評職稱,看的就是它。

既然如此,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都是他沈某人一個人的,大家在第二作者這裏署個名吧。

誰要是有意見也得忍著,如果看不上第二作者那就什麼名都別署。

就為這點事,打攪了沈某人的陪伴情懷,別怪沈某人翻臉不認人。

忙完津門的事,沈光林決定出國走一趟了。

因為他收到了一封信,一封科學院轉交過來的信。

信是那個白冰寫的,字裏行間都是沈光林怎麼幫她逃脫,原因竟然是貪圖她的美色。

我去!你怎麼可以這樣。

她或許並不知道,沈光林和科學院已經和解了,人家是好朋友了,你把沈某人賣了的同時,人家轉頭把你也給賣了。

三年了,這件事過不去了是吧。

超導材料的研究取得了突破,這算是一個階段性的大成果,沈光林決定去花旗國當麵感謝一下洛克菲勒公司的慷慨解囊了,順便再過去領一個小獎。

領獎不是目的,他的目的是繼續騙錢。

當然,他並沒有對外說他的目的是來騙錢的。

因為碳納米管是又出的一個新成果了嘛,他決定到花旗國進行募捐一波,或者找個學校合作一下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真要深入的做這方麵的研究,他沒錢,也沒時間。

對於一個實驗室來講,有再多的錢都不算多,還是要趁著中美關係好的時候多搞點錢。

醫藥方麵的事其實逮住武田公司一家進行薅羊毛就行了,有關科技和新材料的事還是要找花旗國的公司來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