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一章年輕人的世界(1 / 2)

來了這許多學生,沈光林這才感覺自己還是一個年輕人。

既然是年輕人,那就得做些年輕人該做的事情。

年輕人在一起,最該做的事自然就是兩情相悅,耳鬢廝磨,再來個傑克斯洛伐克之類的深入交流活動那就更好了。

沈光林自己可以這樣幹,但是卻沒給他們這個機會。

他沈某人自己倒是和李蓉住一個房間了,而且是李莉住過的那個房間。

但是其他人就不行了,男人和男人們住在一間,女人和女人住在一間,就是真有落單的,寧可讓他們住單間。

畢竟,沈光林也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情侶,即使是情侶,也分手在即了,兩個人會因為工作地點的不同而改變人生。

這都臨近畢業了,萬一同學們發生點生活作風問題呢,到時候產生了一個新鮮的80後,這種事情該怎麼解決?

沈光林和李蓉的這些同學們其實也算是相熟的,不過因為燈下黑的原因,很多人並不了解他,大家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都叫他姐夫。

這些人隻知道他已經參加工作了,大約是在京城大學附近工作,比較有錢,為人也很大方。

但是,很多人甚至並不知道他姓沈,究竟有多厲害,能耐有多大。

當然,在這個年代,真正知道他有多大的,也就李蓉和李莉姐妹倆了。

其他人,即使像美人關這樣的,沈某人也不給她測量的機會。

沈光林是很好客,可也是親疏有別的。

對待李蓉的同學們沈光林也就是表麵客氣,這些年,並沒有帶他們去過實驗室或者生物科技公司。

在沈光林這裏,全聚德或者老莫才是李蓉的那些同學們該去的地方。

生物基地是屬於更進一步的朋友們的。

李蓉的同學們卻依然很開心,姐夫太客氣了,請大家去這麼好的地方吃飯呢。

現在,一聽說姐夫在杭城滯留呢,同學們都對此行充滿了期待。

沈光林也沒讓他們失望,他畢竟比他們早來杭州不少,自己也不差那點錢,因此他就成了地主並當起了導遊。

大家入住杭城條件最好的招待所,去吃味道最好的飯店,享受最好的服務待遇。

沈光林這個導遊還是很稱職的,唯一有點不方便的就是他沒有開車過來。

為此,沈光林還專門去租賃了一台小巴車過來,他不會開手動擋的車,還專門配了一個司機。

這個年代的小巴車是沒有空調的,條件很簡陋,可大家還是很開心。

再遊西湖,風景沒變,人卻變了。

李蓉果然比妹妹活潑很多呢,左竄右跳的,一大票人出行,倒也熱鬧。

為了怕把人給弄丟了,沈光林還帶著李蓉在杭城各自辦理了一個BP機。

這可是這個年代的高科技了。

現在的BP功能非常非常原始,連漢字都不能接收,但是可以接收電話號碼,是能夠顯示數字的。

就這,已經比魔都的尋呼機先進了呢。他們那個更過分,隻給一個信息提示,還要自己打電話給傳呼台查詢是誰撥打過來的電話號碼。

沈光林感慨,什麼時候才能迎來移動通信時代啊。

其實移動電話這項技術本身並不難。

沈光林在看電影的時候就發現了,早在抗美援朝時期,我們隻有固定線路的電話,但是花旗鬼子已經有無線步話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