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一章 為什麼(1 / 3)

趙忠是央視的記者,他帶著攝製組隨行跟蹤采訪沈光林一行。

畢竟,這是1億美元投資的大項目,這麼大的投資規模,在國內都是罕見的,能夠記錄下這曆史性的一刻也是好的。

還好長城公司的人都比較配合。

無論是蘇總還是張總都和藹可親,尤其他們的首席科學家沈光林教授更是平易近人。

大家都覺得,沈教授簡直是一個完美的人,對人熱情,大方,自己既年輕又有才華。

如果他不是不愛上電視鏡頭,肯定是一個受到大家喜歡的熱門偶像人物。

就衝這個形象,那得迷倒多少無知少女啊。

不過,沈光林自己並不願意上電視,給出的解釋理由也是無懈可擊的:他還有很多研究要繼續,如果頻繁的在媒體上露麵,對於科研工作和保密是不利的。

一個科學家,如果頻繁的出現在媒體上,那說明他的科研生命已經結束了。

大家了然。

太感人了有木有!

因此,很多人都在刻意維護沈教授的神秘和低調的形象。

無論是紙媒還是電視媒體,幾乎就沒有播放過沈光林的影像資料。

大家對沈教授的了解,都是隻聞其名,未見其影的。

甚至,他們媒體還在刻意的模糊沈光林的年齡,簡直把他塑造成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科學家。

很多人都知道京城大學有一位知名的沈教授,很厲害,在很多方麵取得了成績,但是關於沈教授個人的一切,大家又都開始諱莫如深了。

甚至普通市民都知道,我們要保護這樣國寶級的科學家,不打聽他的隱私,就是對他最好的保護。

有道理!

在桂西投資建廠的事情在張鵬和大領導的合影中落下帷幕,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在桂西的礦區,長城集團和當地礦場合作,他們各自按比例持股,另外一部分就是長城公司獨資的了,主要基地放在了北海。

簽字儀式讓張鵬出馬也是沒辦法,誰讓他年齡最大,也最像領導呢。

蘇有朋也很有領導的範呢,但是他代表的是深城的長城集團;黃廣義代表的是京津的長城集團。

因此,沈光林決定把桂西的長城集團事業部交給張鵬來管理了。

玉不琢不成器,做一方諸侯難道還不好嗎。

到了他們這個階段,基本上人人都實現了財務自由,現在要的就是個人成就。

而無論怎麼蹦躂,公司都還是沈光林的。

但是,深城公司離不開蘇有朋的印記,津京地區也是一樣的情況,隻有桂西還是一張白紙,張鵬雖然備份高出一輩,但是年齡也不大,還可以奮鬥不少年。

至於沈光林,也隻有長城集團的這些人知道他才是老板。

其他外人都覺得,沈教授大概就是長城公司請的一尊菩薩吧,作用有限。

沈光林在長城公司說了的話就算話,大家覺得可能大概也許就是長城公司尊重知識,尊重沈教授的一種象征吧。

越是這樣,大家越發敬佩沈教授了呢。

因為,經過他們的腦補,沈教授為了給實驗室籌集資金,是多麼的不容易啊。

他竟然放下科學家的架子和尊嚴,不遠幾千裏幾萬裏來到南疆參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

為的什麼,還不就是科研麼,如果人家真的想賺錢,5萬美元一堂課難道不香嗎。

有好事者做過統計,沈教授已經很久沒有去賺快錢了呢,可能,長城集團給他們實驗室捐了不少錢,讓沈教授都可以不用出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