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七章 招商引資(1 / 3)

從深城回來,沈光林在家鄉又住了很多天。

誰不說俺家鄉好。

家裏處處是個寶。

如果,沒有那些絡繹不絕前來拜訪的官員就更加好了。

可是,沈光林又不能跟他們翻臉。

畢竟,這是自己家鄉的父母官。

畢竟,自己的叔叔還要在這裏混下去。

伸手不打笑臉人,他們來訪的目的也是五花八門,有純粹是瞻仰一下沈教授這個人的,看看他是不是一個鼻子兩隻眼睛。

但是,更多的,是想找沈某人拉投資,最好是能夠投資建廠。

長城公司的人到了任何一個地方,地方上都會有這樣的訴求,沈光林已經習慣了。

即使長城公司在深城有如此大的規模了,當地仍然在鼓勵他們擴大再生產。

然而,投資這件事是需要謹慎的。

不過,沈光林還是決定在金陵花些錢了,當然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地方經濟的發展,也算是奉獻自己的一片丹心吧。

招商引資這件事從改革開放的前幾年就已經開始了,這股熱潮會一直持續到2000年之後。

金陵原則上屬於內地城市,並不在十四座沿海開放的城市之列。

不過,他們畢竟是省會,也有很重的創彙壓力,也有很重的招商引資任務要求。

尤其,沈光林代表的長城公司,這可是知名的愛國港資啊,他們投在全國任何一個城市都是沒有問題的。

政府的圈子是很小的,他們早就從各種應該保密的信息中知道了長城公司的經營情況,比如,長城公司一年會上繳多少外彙和稅費。

因為各地都有相應的免稅政策,他們真正繳納的稅費可能不是很多。

但是,他們上繳的外彙可就真的太多了。

這可是有名的創彙大戶啊,尤其是他們的遊戲機在花旗國熱銷,帶來的全部是外彙。

即使一些企業生產的全部內銷的產品,他們也能夠用外彙來購買物資和原材料,這也是一筆非常劃算的買賣呢。

當然,長城公司也並不吃虧,他們買東西當然不是以市麵價購買的,大家已經自動折算成了市場應該具有的彙率。

現在的彙率製度就是在掩耳盜鈴,就連領導的孩子們出國留學換取外彙都要到黑市按照1比10來換了,硬守著1比3的彙率,也可能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的。

沈光林讓長城公司來投資確實是沒有問題,引進別的外商來投資也沒有問題,無非就是換個殼而已,這個業務他熟。

可是,他需要當地政府也給個建議,他真的拿錢過來了,都是能幹些啥呢。

總不能用錢來做善事吧。

金陵的支柱產業是什麼?

鋼鐵和化工。

後世可能還要再加上電子和機械製造。

沈光林有錢,也能拉來錢,他跟大家說的也很清楚,想讓我們投資沒有問題,就看地方能夠提供什麼條件,他也好去跟別人說啊。

沈教授給自己設計的地位很超然,進可攻,退可守。

想答應的時候自己就能做主,不想答應的時候就推脫說自己隻是一個首席科學家,權力有限,至於老板是誰,這很難講。

畢竟,金陵並不是桂西,桂西雖然很窮,但是有豐富的礦產資源。

金陵有什麼?

金陵有十三釵。

金陵還有秦淮河,有總統府,有中山陵。

作為古時候的揚州,這裏也有屬於它的繁華。

既然想招商引資,地方政府還是有辦法的,可以搞合資嘛,金陵的石化或者鋼鐵廠都行啊,看你們的意願,所有行業任你們挑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