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零 燈(1 / 2)

一個牛屁,點亮了一個產業。

以後,終於有話題可以談了。

價值萬億的LED產業,源於牛棚裏產生的一種並不算好聞的氣體,這就是談資啊。

氨氣其實是有毒的,但是也很有用。

在沒有更多化肥的年代裏,氨水就是一種很好的農用肥料,直到後來的碳酸氫氨和尿素出來,氨水才退出了曆史舞台。

而且,在製冷行業,比如說做冷庫,最早也是用氨來做製冷劑的。

現在,用氨氣來製造氮化镓,如果沈光林不是穿越者,他是萬萬不會想到的。

其實如何製造氮化镓這個知識一直在他的腦子裏呢,隻有由於不常用,忘記了。

現在,有合適的條件作激發,沈光林想出來了,而且,他連製備方法都想到了,應該是用MOCVD這種設備做氣相沉積,他研究CVD設備的時候接觸過這方麵的知識。

從這裏也可以看出,當年發明LED有多難,扶桑科學家也是真的不容易。

但是,大家覺得千難萬難的事情,竟然抵不過沈光林的“靈光一閃”,實驗室的眾人真的是太佩服沈教授了。

氮化镓的結晶粉末就這麼提前幾年被研究出來了。

接下來就是編織故事,固化證據,申請專利,撰寫論文了,這是一整套流程。

申請和維護專利雖然很花錢,但這是題中應有之意,沈光林不可能放棄這個市場的,而且他還要投入巨資,徹底建立起技術壁壘。

以後,哪怕靠著專利紅利,也能賺的盆滿缽滿。

沈光林接下來就沒幹別的事了,他在醞釀著故事,要符合邏輯,既能體現沈教授的天才,又能夠體現這件事的玄幻,不容易的。

科學,需要一個好故事。

估計,以後所有的LED新產品麵世,都要從一個牛棚的故事開始講起了。

沈光林教授真的是一個天才的科學家,他的實驗室成功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頭克隆牛,這不算完呢,他在看望小牛成長的時候,靈機一動,又有了其他新發現。

這還是一個連貫的故事呢,從生物延續到了物理化學,從克隆牛一直延續到了氮化镓。

沈教授就是一個全才。

當然,從氮化镓的發明到LED的產業化,這之間的路還有很長。

但是,沈光林已經知道接下來的該怎麼走了,一步一步的來就是了。

不用著急,但是,隻要有錢,隻要願意投入資金,難道還怕這個產業發展不起來嗎。

LED的產業前景簡直太遠大了!

沈光林想了又想,都不知道還有哪個行業能跟它相媲美。

LED出來之後,能夠給全世界節省多少電力?

沈光林連廣告詞都想好了,致力於全球能源革命,環保,高效的高科技企業。

一步一步來吧,先造出LED照明燈,來個照明行業的革命;再造出LED的廣告屏,以後各種廣場車站都有鮮活的廣告了;再往後,發展出LED電視等其他各種電器,簡直就是一脈相承的。

以後,沈光林就多了一個稱謂,LED之父。

他已經是幾個行業的教父了,但是還有更多的行業在等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