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二章 開發(1 / 2)

5個億確實不算多。

哪個男人還沒有幾回手握5個億的高光時刻?

有一個億的現金打底,有香江財富大亨大劉做背書,沈光林說他們長城集團初期投資5個億美元,大家相信了。

因為沈光林喜歡“讓步”,甚至一直讓到政府領導都不好意思了,事情哪裏還有談不成的道理。

這麼年輕,沈先生就能做到大學教授,要麼是智商高,要麼是情商高。

沈先生是兩樣都占到了。

趕著過年前,框架協議很快就談成了。

負責簽字的是大劉,對方是一位在日後常上電視的領導,從五道口技校出來的,很有家國情懷一個人。

這位先生應該算作是個文人,很喜歡跟沈光林探討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沈光林哪裏知道這些,他隻能根據後世發展的情況給出一些見解。

但是,這些見解也很厲害,很有前瞻性。

沈教授確實厲害啊,就該從政,造福一方人民。

沈光林說了,他做科研也能造福人民。

也是,你們研究的那個抗蟲棉就很不錯,魔都雖然不是主要的棉花產區,但他們還是過去考察了的。

由於現在到PD去就隻有一座橋,政府領導特別說了,優先給他們公司使用,而且並不收過橋費。

過橋費?這又是一個曆史名詞了。

在過去的很多年裏,一個地方每修好一座橋,還真的是要收過橋費的,甚至連自行車過橋都收。

這是一個時代特色,無所謂褒貶。

沈光林在地圖上隨手這麼一劃,就是好大的一塊地。

魔都政府竟然就這麼欣然的同意了,真是該他偷著樂一會兒。

有這麼塊地在,他沈某人幾十年原地不動,也是妥妥的魔都首富。

至於很能拿地的那位周先生,還是該幹嘛去幹嘛去吧。

現在畢竟才是1985年,全國的外彙儲備也隻有20多億美元而已。

沈光林做出承諾,他們長城集團先拿5億美元出來搞建設,要是還不夠的話,每年還可以再追加2個億。

這已經是他們公司能夠拿出來的所有錢了,再多,就該影響正常的生產經營了。

當然,長城公司的遊戲機業務如果能夠快速發展的話,說不得利潤還能增長一波。

不然,依照當然的營業規模,他們的利潤也就限製在這裏了。

擴大生產規模?

還是要慎重,畢竟,現在馬上就是1986年了,三年之後是個大考,老人南巡之前萬一成了出頭的鳥,一切都是白忙。

沈光林之所以把總部放到魔都來,考慮的也是這裏穩定,營商環境好,萬一被人帶了節奏,被學生們把公司給砸了可就不好了。

沈光林在魔都建設集團總部,基本沒有提任何附加要求,隻要政府能夠做到一視同仁就好。

這樣的條件提出來,地方的政府領導很難說服自己不同意啊。

陸家嘴的土地該值幾個錢?

有了這麼多錢,能辦成多少大事了。

於是,這塊地在紙麵上就拿到了,獲取成本極低,幾乎就是不要錢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