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一章 863(1 / 2)

沈光林說過,他是堅決不做地產商的。

怕暴雷。

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大老王的壯士斷腕之心。

可是,要是建了用來住宿的房子直接捐給學校,他沈某人又覺得劃不來。

當然的國情下,也不合適這樣搞,不患寡而患不均,會出大問題的。

那位青年教師的抗議確實很有道理。

也不怪那麼多年輕而有才華的青年學者出去了,就是因為他們的生活條件和科研條件太差了。

大家不是已經辟穀了的聖人,可以不食人間煙火,自己還有妻兒老小小三小四要養活的。

在這個年代,雖然大家都沒錢,但是,沒有房子住這還真的不行。

就算是有些人想留下來搞科研,可總得給一些物質條件吧,窮哈哈,你XX。

原本的學術交流會,成了房產討論會。

大家苦房子不夠住久矣。

沈光林雖然不能說是感同身受,但他是大學老師的一員,對這種情況也是有所了解的,他也說道,京城大學的情況也是差不多的,大家的住房也很緊張。

沈光林不好意思說,自己給自己修的房子很大很寬敞。

沈某人一個人住了一層樓,兩個單元打通的,加起來都有上千平米了。

這種話要是說出去,大家就該原地爆炸了。

缺少住房這種事情也並不是不能解決,無非就是錢的問題,那就從金陵大學開始吧。

“這樣,我們長城集團確實還有些錢,我突然有了一個不成熟的想法。我們專門成立一個置業公司,專門成立一個置業基金,就叫教師置業基金。

可以根據學校的規模和住房需求數量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我們集團在學校附近出資建房,學校負責出地,我們負責出錢,商業開發的部分由我們來占,賺了錢是我們的,房子的產權也歸我們,但是學校有優先使用權。

教師們入住的話按月繳納租金,租金也不取高了,就按照不超過教師平均工資的10%來收取......”

沈光林立刻就想到了這樣一個商業模式。

自己建房子,租給這些老師住難道不好嗎,他在京城就是這麼幹的,現在拿出來複製一下而已。

將來,即使收租金並不太賺錢,學校附近的商業地產也是能賺錢的吧。

最不濟,這些物業總是一大筆固定資產吧。

以後,所有的大學城附近的商鋪,住宅,全是他沈光林一個人的,想想就要顫抖了吧。

萬一哪家上市公司的業績不好了,賣上幾套房,哎,盈利了嘿。

想到了就去做吧。

隻要不冒進,就當是做善事了。

回收期長,收益也長。

隻是,真這樣做的話,那大學校園裏就少了很多沈樓,反而大學附近的家屬區,要多不少沈園了。

以後,沈光林建設的家屬區就叫做“沈園”。

提起沈園,大家很容易就能想到紹興越城的春波弄,那可是宋代園林,陸遊和唐婉的悲慘愛情故事就發生在這裏。

再以後,在地圖上再搜索沈園兩個字,地圖上出現一百多個,幾乎每個大中城市都有。

等小區建成以後,大家打車去大學城都可以不說大學城了,直接說,去沈園,大家也都知道是去大學城老校區。

長城集團雲錦紡織招待所裏,沈某人又要開地圖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