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講座,可以算作是一個穿越者被輕微打臉的故事。
沈光林還想著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呢,結果台下人走過,不見舊顏色,台上人唱著,心碎離別歌。
今天給同學們講的這些小故事,其實沈光林是夾帶了私貨的,他也是在借機表達著自己的不滿。
沈光林就感覺,自己似乎沒有被重視啊,至少,這也是重視的程度不夠。
他沈光林是誰?開創了那麼多學科,打開了那麼多大門,取得了這麼些成就,現在到你們學校來開講座了,而且是不收錢的。
結果呢,你們不能說不積極,隻能說不敬業,竟然連我沈某人的履曆好像也搞不清楚。
這是功課做的不夠啊。
既然這樣,沈光林原本打算先講一講物理未來的發展方向,再講一講生物和化學之間的聯係,最後講一講未來行業的發展前景呢,現在也沒興致了,糾正幾個讓大家產生錯誤認知的科普小故事就算了吧。
畢竟,這是免費的。
便宜無好貨。
不止如此,沈光林接下來還贈送了幾個故事,他分別講了牛頓與蘋果的故事,還有瓦特和開水壺的故事。
在牛頓之前,其實已經有很多人在研究地心引力了,所以牛頓才說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這其中,成就最大的是胡克了,他的理論基礎其實已經基本完備了,距離徹底證明萬有引力這個結論隻有一步之遙。
而牛頓之所以能夠證明萬有引力定理,隻是因為他會微積分,而胡克不會。
在牛頓的傳記中,從來沒有提過關於蘋果的事。
再說起瓦特吧,瓦特根據茶壺蓋的聳動發明蒸汽機的故事也是虛構的。
其實,早在瓦特出生之前,就已經有人取得蒸汽機的專利了,並且已經投入了實例,主要用於煤礦的排水。
瓦特所做的工作就是給蒸汽機增加了凝氣室,改進了蒸汽機的聯動機構,而這些工作和水沸騰時跳動的壺蓋之間沒有任何聯係。
編造故事的人也太惡劣了。
還有,一些書上寫著:愛因斯坦小時候學習不好,數學隻考了1分,後來,通過努力,成了偉大的物理學家。
但是,他們不知道或者裝作不知道的是,其實愛因斯坦從小到大一直都是學霸,當時德國的數學考試一共有6分,成績最好的就是1分。
從這個年代開始,報紙和雜誌,甚至一些教科書上穿鑿附會的小東西開始多了起來,有些甚至影響了後世幾十年。
害人不淺啊。
還好,今天這堂講座的時間是有限製的,等講完了這幾個小故事,沈光林就按時結束了講座。
美女媛都看呆了,這就是大學裏的講座嗎?怎麼跟她以前見到過的不一樣啊。
如果隻是這樣的話,那我也行啊,雖然這幾個故事很有讓人反思的效果,但是,這不難的吧。
難不難的不知道,反正沈光林沒有給台下學生們留出問問題的時間。
人生處處是學問,你們聽了這幾個小故事,學到的東西已經足夠了。
沈光林覺得,他這趟來開辦講座,體驗感是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