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北,萬事都需要關係。
無論辦點什麼事,要麼有關係,要麼有錢,要麼有爹。
如果什麼都沒有,還想辦成事,那就是有病。
長此以往,東北就成了一個關係社會,離開“關係”,整個社會都再也流動不起來了。
靠關係辦事是如此的重要,以至於嚇走了多少人。
沈光林知道,以後,這裏還會衍生出來一句話,叫做:投資不過山海關。
對於曼麗姐說的,不靠找關係走後門,是見不到張教授的,沈光林表示信,但是不至於。
不過,也是盛情難卻。
第二天,沈光林連助理都沒帶,隻帶著李蓉就跟著曼麗姐上班去了。
關係戶,進醫院的大門果然方便,他們在科室休息區劃水劃了一上午。
張教授忙,外出了,今天上午沒在單位。
不過,在可以看看書也挺好的,李蓉還沉浸在剛認識姐姐的喜悅中,不覺得無聊。
午飯時間,大家陸續回來了,“小於,這是誰啊?”
“這是我妹和我妹夫。”
“你妹長得可真俊,跟你長得也真像。你們到咱醫院是有啥事嗎?”
“我們是想找一下張教授。”沈光林頂著他們審視的眼神,認真回答,心說,“這個妹夫能配的上妹妹不?”
聽說找張教授的,大家頓時不說話了,開始用同情並探索的眼神看著他倆,仿佛再問,你家人有病啊?
“各位,你們不用這麼看我們,我找張教授是想進行一下學術交流,我身邊沒親戚有病,我...”沈光林突然想到,老李的同學不就是得了白血病嗎,都忘記把他搞過來給試一試了。
“隻是,我有個長輩,得了白血病,想過來看看張教授的治療方案能不能成。”
這時候,一位中年人推門進來了,大家原本散漫的態度立馬嚴肅起來了,
“劉醫生。”
“劉醫生好。”
曼麗姐小聲說道,“劉醫生是張教授的大弟子,擔任大管家的角色。”
曼麗姐打算,等會就是找劉醫生說一下,看看能不能見到張教授。
情況悄悄的跟劉醫生說了,劉醫生皺著眉頭看向沈光林和李蓉的位置,沈光林都沒覺察什麼,還點頭示意了一下。
大師兄脫了白大褂走過來,“病人帶來了麼?”
“沒有。”沈光林做了回答,他解釋道,“我也就是突然想到身邊還有個白血病患者呢,我是過來找張教授探討學術問題的,自我介紹一下,我姓沈,是京城......”
都沒等沈光林說完,大師兄製止了他繼續說下去。
“不是患者,沒有帶患者來,那你們見不到張教授。”
原來這是倆熱心群眾啊,用後世的話說,這是倆張教授的粉絲。這樣的人劉醫生見多了,根本不想接待。
“小於,我原本看你還挺穩重的,怎麼現在也這麼浮誇了。”劉醫生轉頭開始批評曼麗姐了。
“為啥?我們也是大老遠過來的。”李蓉表示不服。
“張教授是治病救人的,不是跟你們閑扯淡的,小於,你也是科室的老人了,怎麼就不知道點輕重緩急呢,老師平時工作那麼忙,哪裏有時間見熱心群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