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六章 突破(2)(1 / 2)

最終飯錢是老王付的。

不付錢他就要挨揍了。

怎麼解釋都不聽。

怎麼會那麼巧,什麼叫做一個流氓和兩個女孩的故事,是不是要說,藝術來源於生活並高於生活。

今天,沈某人就要你知道,什麼叫做生活。

要知道,沈某人出門是帶了保鏢的,他比誰都怕死。

老王果斷認慫。

吃過飯,大家各自回家,沈光林也並沒有上前去認識一下超越樂隊的成員。

朋友們都覺得雞蛋不好吃,他們也沒有去認識母雞的意思。

生活又重新恢複了平靜。

一天一天變冷了,冬季到來了。

1986年冬季的第一場雪,比以往來的更早一些。

年初春天的雪不算數的,畢竟已經過去一個夏季了。

還好,這個時節的京城已經供暖了,就算是沒供暖的地方,也早早就備好了蜂窩煤。

隻是,現在還沒有菜籃子工程呢。

京城人過冬,靠的就是大白菜,土豆,和蘿卜。

如果這些都沒有,那就依靠醃製的芥菜疙瘩和醬豆子了。

這個年代的魔都已經放開蔬菜管製了,買菜不再需要用票,但是京城還不行,買油買菜都要用票,買糧要有糧本,出門要開介紹信。

不是幹部身份,坐火車都坐不了臥鋪。

尤其這兩年,物價漲的飛快,大家的生活反而沒有前幾年富裕。

而長城集團的職工們福利待遇就比較好了,他們有自己的農場,幾乎做到了自給自足。

即使天冷成這個樣子了,他們照樣有蔬菜,而且是單位免費發放的。

今天發幾個苦瓜,明天發幾根黃瓜,後天發幾個茄子。

而且,沈光林不光在自己家裏種上了蔬菜大棚,他的農業基地裏,也有各種規格的蔬菜大棚。

這些蔬菜大棚全部是用鋼結構搭建的,上麵裝了太陽能光伏板,妥妥的農光互補或者BIPV光伏建築一體化的鼻祖。

這可比後來的分布式電站提前了接近40年。

這麼搞的話,建設的成本是比較高,但要說這是用於科研目的,那也就沒那麼貴了。

上麵太陽能板能發電,大棚裏還能培育作物,冬天保溫,夏天隔熱,真實個好東西。

而且,光伏電站發的電用不完,還能夠反充到電網去呢。

這個年代的蓄電池拉垮的很,不要想著電能夠儲存起來晚上用啦。

昨天寒風呼嘯,天地寂寥。

今天大雪皚皚,惟餘莽莽。

這樣的鬼天氣,沈某人自然是不會出門上班的,他可沒那麼勤快。

起床倒是起床了的,還吃了早餐。

健身的計劃不能停,沈某人還是在室內活動了一番,這才消停下來。

看著外麵茫茫大雪,他果斷決定準備繼續窩著了,喝喝茶,觀賞一下雪景不好麼。

沈光林最近住的地點很亂,有時候跟老李他們一起住福緣門,有時候夫妻倆住天宮一號,有時候還會跟便宜大姐於曼麗一家一起住市中心的四合院裏。

這跟曼麗姐自然是沒啥關係的,主要是李蓉去哪,他就去哪。

曼麗姐的工作是安置好了,天天在生物基地上班,比誰都準時。

但是於阿姨就沒工作了,她每天的任務就是接送小朋友上下學,無聊的很。

沈光林偷懶的時候,就美其名曰可以陪著於阿姨說說話。

今天這天氣雖然冷,但是該上班的也得上班,該上學的就去上學。

李蓉和曼麗姐各自上班去了,就連小朋友也被於阿姨送去幼兒園了。

就留沈光林一個人無聊的喝茶。

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沈某人正在觀賞雪景呢,家裏的電話突然響了。

懶得去接。

一直響。

一直不接。

後來,於阿姨進來了,電話還在響,她忍不住了想去接。

“小沈,電話響了,應該是找你的。”

當然了,家裏的電話響,不用說肯定是找沈某人的呀。

“喂,誰呀!”

於阿姨接起了電話,語氣很是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