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老師也是忙完了自己這裏的一攤事才又去看的沈光林。
果然,沈教授不過如此嘛,他還在那裏笨拙的配著緩衝液呢。
就這。
還京城大學知名教授呢,也不知道這教授職稱是怎麼來的。
咱不看別的,就看他持移液管的姿勢都不規範和正確,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啊。
不過,沈光林接下來隨口的一句話,立刻就讓他破了防。
“等跑完這輪電泳,就換你設計的引物上去試一試吧。”
什麼?跑電泳?什麼跑電泳?用什麼跑電泳?
當然是引物了。
人家早就完成了。
沈光林的動作雖然看起來慢,但一步都不多餘,中間根本沒有停頓過,也沒有思考的環節,每一步該幹什麼他都清楚的很。
生物老師這裏就不行了,他的動作看著利索,但也就是表麵花哨,他還是要動腦思考的,而且很多實驗步驟和順序也不太對,該同時進行的步驟也是拆解開來一步一步進行的,這樣無形中就浪費了時間。
就這樣,不知不覺間,沈光林就勝出了。
就連旁觀的人都覺得好奇,明明是那位生物老師更快的,為什麼沈光林率先完成了。
而且,設備都嗡嗡嗡好一會了,那位生物老師這才忙完。
“您的引物已經做好在跑電泳了?”生物老師很是驚訝,他覺得有些不可置信,自己明明比他快的呀。
“跑了已經有一會了,我正在做另一個類型的引物呢,你稍等一下哈。”
沈光林還是在那裏慢騰騰的忙碌著配置緩衝液,一點也不見著急。
但是,生物老師卻非常好奇:他是怎麼提前那麼多時間完成配置的呢?
沒一會兒,沈光林的第二個引物果然也做好了。
太驚訝了,按照這個進度,他是比自己快不少啊。
怎麼快出來的呢?
“哎呀,我都很久沒有進行過這類操作了呢,幸好還能做完。”
沈光林虛著擦了擦汗,也是慶幸,自己沒有當眾出醜就好。
要是自己輸給這麼個小人物,那圍觀的人怎麼看自己。
雖然不懂沈光林為什麼會快,但生物老師還是覺得自己的操作更熟練。
“沈教授平時對於這樣的實驗做的不太多吧?”
平靜下來的生物老師還是很好奇沈光林究竟是怎麼完成的速度突破。
他沒好意思說沈教授動作很不規範,人家畢竟比他完成的快,而他也沒法是怎麼快的。
沈光林承認了生物老師的推測:“當然了,我本專業是學物理的,鼓搗生物也就是半路出家,獻醜了獻醜了。”
啊呀!是哦。
生物老師這才想到:沈教授是物理教授呢,他教的也一直都是物理,隻是因為863計劃的原因才成為了生物組的組長。
而863計劃,自己都沒有參與的份,金陵大學倒是有生物教授參與其中,但負責的也是不重要的部分。
人家都沒學過生物,但是做起引物來卻比自己一個專業學生物的卻快了那麼多,這就是天賦差距吧,自己怎麼還有什麼資格嘲笑他的?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第一輪電泳的結果很快就出來了,界限清晰,圖像完整。
這新一代的PCR設備真心不錯,自動化程度很高,如果讓金陵大學複刻的那台設備去跑電泳,要是真想跑出個結果來,至少需要一整夜的時間。
然而使用這台新PCR設備,即使加上配置引物的時間,前後也就一個小時左右。
生物老師的心徹底沉下去了,自己學校的科研院所研究的那個PCR恐怕沒有辦法跟這個進行競爭啊,這可怎麼辦?
很快,第二輪電泳又開始了,引入的DNA源頭依然是沈光林自己的血液。
畢竟是第一次做DNA測試,總要先對比一下兩輪跑下來的結果是否相同嘛。
隻有兩輪下來的結果是100%吻合的,這才能證明引物和測試是有效的。
畢竟,同一個人身上的樣本,如果兩次跑出來的結果都不相同,那就說明哪裏肯定是出問題了撒。
大約半個小時之後,第二輪的測試結果也出來了,依然是邊界清晰,圖像完整。
經過對比,果然是100%吻合的。
這就對了嘛,一次通過。
接下來就是真正的血緣關係測試環節了。
一說起這個,大家都心情開始緊張起來了呢,就連沈光林也不例外。
別人怎麼想的沈光林不知道,但是萬一測出來的結果沒有親屬關係怎麼辦?沈光林為難的是這個。
根據測試原理,男女之間測血緣關係,一般是測試X染色體的,當然,測試其他染色體,大約也是可以的,隻是更麻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