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七章 不科學(1)(1 / 3)

即使台下不乏生物學和醫學的牛人,但沈光林依然做了細致的科普工作。

誰讓他是一位老師呢。

他這麼做就是要讓大家明白這件事的始末和原理,給他們出去宣傳自己偉大的機會。

高手寂寞呀,不裝一裝,怎麼能夠顯示沈教授的高手風範呢。

對於生物遺傳知識,沈光林不算是現學現賣,他是很久之前學到的,現在才拿出來賣。

最近這些年,沈光林看的最多的就是最前沿的雜誌,什麼<CELL>,什麼<科學>,<自然>,<柳葉刀>,他都一期不落的看的。

而且,做學者這麼多年了,這種高深的論文其實他已經能看的懂了。

是真的看得懂,不是濫竽充數。

畢竟,一法通,萬法通嘛。

其實,現在才是80年代呢,後世高中生物課本上的知識和論點,在這個年代已經屬於科技前沿了,甚至有些生物定理和現象現在還沒被發現和證實呢。

於是,沈光林就開始像一位高中生物教師一樣的講道:夢遺是青春期之後的一種正常現象,不要用手去幹擾它的正常進程。

好吧, 以上的話是不可能在這樣場所講出來的。

沈教授實際說的是:“遺傳信息是如何從DNA轉變成蛋白質的呢?轉錄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遺傳基因在表達時,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先合成RNA, 這一過程就是轉錄。

而RNA有三種, 這裏重點提的是mRNA, 也叫信使RNA,它是合成蛋白質的模板。

如果對於病毒而言, 在獲得mRNA這個關鍵信息之後,隻要把它傳遞給人類的免疫機構,就可以讓人類的免疫係統動作, 這樣人體就可以直接獲得免疫能力了。

至於什麼滅活病毒,什麼病毒蛋白的細菌中再複製,都不如直接給人體的免疫係統一個生物學信號,直接讓身體產生免疫力來的更安全和更便捷。”

深入淺出,細致入裏。

沈光林講完, 不光是學生物和學醫學的, 就算是學物理的也能聽懂了, 甚至, 就連學文科的佳佳和小呂也懂了呢。

其實這是1994年才有人提出的想法,沈光林在1987年的今天就已經提出來了。

後世, 一些高端的疫苗就是使用MRNA技術製造出來的了, 比如新冠疫苗。

當然,這裏的高端疫苗不是彎彎的高端疫苗,彎彎的那個簸籮貨是會打死人的,小英都不敢打,隻敢禁掉P圖換臉。

今天這場發布會的上半場,簡直就是遺傳學和基因組學的現場教學和發布會啊。

藥品隻有一種, 但是方法卻說了兩個, 而且這兩個方法都是前景廣闊的。

想必,在沈光林說完,它們立刻就要成為時代熱點了。

沈教授能夠有如此的奇思妙想,自然是值得尊敬的。

台下是一片持久而熱烈的掌聲,高頻的啪啪啪持續時間輕鬆的超過了一個東。

東是大強子的東,男人活得不輕鬆。

有人問,沈教授您已經做出基於信使MRNA的病毒疫苗了嗎?

並沒有呢。

不過這大概也是他沈某人實驗室未來主攻的方向之一。

為了拯救世人,為了解除病痛,他沈光林邀請大家一起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來研究治療疾病的手段,並且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獲得使人體免疫的疫苗是未來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