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一號。
竇偉的家中。
大家又圍坐在一起吃晚飯。
這次李蓉也跟著沈光林一起過來了,大家都是熟人,這次吃的也不是臨武鴨了,這次是從生物基地捉來的大鵝。
今晚的主餐:鐵鍋靠大鵝。
有段時間不見了,連續出遠門的竇委員都瘦了,但是也更精神了。
飯菜上來,他狠狠抿了一口茅台, 然後向沈光林問道:“你認識孟偉?”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事件的發酵,竇委員也知道究竟是誰跟沈光林有仇了,就是這個叫做孟偉的老學部委員。
“不認識啊。難道我應該認識他嗎?”沈光林也是眉頭皺起,表情嚴肅且詫異。
“他就是發起反對你當選學部委員的那個人,而且態度很堅決。”竇委員道:“這個人還是很有實力和勢力的,目前都還是某領導的智囊,是個很有影響力的人。”
沈光林想了想,依然緩慢的搖頭:“我真的不認識他。”
然而, 他又嚐試著猜測:
“難道, 他和他的領導跟李家的老爺子有矛盾?也不應該啊,李家老爺子和您說的這位領導關係應該不錯的才對啊。”
李蓉也在一旁幫腔,老爺子和這位領導確實沒有不和睦,她還代表老爺子跟這位領導拜過年呢。
那是怎麼回事呢?
竇委員吃了口紅燒鵝肉,茶油燒的,很香。
茶油是個好東西,在北方,是很難能吃到茶油的,就算是南方,茶油也是稀罕物。
其實,竇委員也是很費解:“老孟這個人我還是有所了解的,按說並不是一個小肚雞腸的人啊,這麼針對你又是為了什麼呢?”
畢竟,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如果沈光林沒有得罪他, 他沒有必要這麼針對沈光林的呀。
而且,這麼針對沈光林, 這是要付出多大的利益和代價才能讓京城大學改口啊。
沈光林想了又想, 也是表示自己什麼都不知道,他從沒有主動的去得罪過人,除非是科研競爭的時候遇到了。
但是,在科研上輸給沈光林的人多了去了,難道為了怕贏對手,就不能進行科研競爭了嗎。
“這件事咱不去想他了,你就當什麼事情都沒發生過。反正補選名單已經確定了,我和其他幾個委員朋友也已經把你的名字給遞交上去了。”竇委員緊接著又說道:“也是時候該打破這個慣例了,誰說京城大學的人就隻能由京城大學來推薦了,隻要是委員就可以發表意見的。”
“對,這叫眾望所歸!”竇偉也是在一旁幫腔。
“謝謝您了!”沈光林敬了父子倆一杯酒。
酒水喝過,聊天繼續。
竇偉和京城大學的關係也是很熟的,他想到沈光林在學校的騷操作,忍不住就笑了:“沈教授,聽說你堅持讓咱們學校處分了楊副校長啊。”
“對啊,人要為自己做的事負責,這件事,學校是撇不清關係的。”
雖然到目前為止沈光林並沒什麼實際上的損失, 但他不開心也是真的。
要是真的有什麼事情, 難道不能敞開了話題大家一起坐下來談嗎?
偷偷摸摸的搞暗箱操作。
幸虧沈光林有主角光環, 也幸虧竇家父子識時務,不然就真的被他們給陰到了。
“那明天公示的名單出來,那可就有意思了呢。”
“我也等著看呢。”
三個人哈哈大笑,就等著看明天之後會發生些什麼了。
公示真的是個好製度。
在選舉的時候,在提拔幹部的時候,在宣布重大決定的時候,都會有一個公示期的。
公示期是最能見人心的。
舉報,揭發,汙蔑,造謠,中傷,往往都發生在這一環節這一時期。
很多人原本就要被提拔了,結果卻倒在了公示這一步上的,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
科學院學部委員的補選,隻是進行了小範圍的公示,但依然逃不過有心人的眼睛。
尤其京城大學的某些人和科學院的孟大佬,他們看到名單上竟然還是有沈光林的名字時,非常驚訝。
楊福玉就是最驚訝的那個人之一了。
他也沒想到,自己老了老了,還會領到這麼大一個通報批評記過的處分呢。
為了這件事,親朋好友,故交後輩都在勸他,幹嘛要跟人家沈教授為敵呀,能有什麼好處?
他也是有苦難言。
大家都是混物理圈的,楊委員和沈光林不對付是事實,但同為京大人,他也真的不至於故意去更改替換沈光林的名字,這種壞人好事的勾當,是遭受眾人唾棄的。
這些天,他的壓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