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布會上,小馬一點都沒有掩飾消息來源和友軍的工作現狀。
他直接就介紹了科學院參與的沃森測序項目組的工作任務:他們的工作任務就是1%的人類基因,3號染色體上的3000萬個核苷酸。
隻要完成這些測序,科學院的測序工作就算圓滿的完成了。
然而,沈光林實驗室的人類基因測序組已經無償免費的幫助他們做到了這一切。
而且,他們不止完成了3000萬個核苷酸的測序,而是直接完成了整條3號染色體上的1.99億個核苷酸。
有記者就問了,“你們的計算機不是已經燒掉了嗎?怎麼完成的數據整理呢?”
小馬假裝悲憤的回答:“幸虧我們有計算天才張成啊,雖然他的頭發不多,但是他智慧很多。沒有了計算機,難道我們就不工作了嗎,在兩彈一星時期,我們也沒有計算機啊,不也計算出了各種需要的參數嗎?,隻是,張學長的頭發更少了。”
小馬這樣一說,大家就信了,他們才不管數據與數據之間的不同呢,記者就吃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這一套。
果然,第二天媒體就開始大肆報道科研競爭的事情了:沈光林教師的實驗室先發頭籌,率先完成了3號染色體的測序工作,又給國家節省了3000萬美元的資金。
因為,小馬言之鑿鑿的說了:國家為了人類基因組計劃,給科學院撥款3000萬美元呢,這筆錢可以不用花了,他們實驗室又給國家省了錢。
沒錯,他就是故意這樣做的。
因為,這場火,科學院主導的人類基因組計劃項目組就是嫌疑人之一。
畫麵一轉,來到科學院人類基因組計劃項目組。
這個項目組成立也有段時間了,但是大家的工作氣氛一直有點不太對。
儀器設備也太貴了吧,大家有點不舍得買。
而且,大家知道要跟沈光林實驗室做科研競爭的時候,底氣是真的不足。
在項目組,從上到下都是這個態度,就連韓團長也是色厲內荏的樣子。
隻是,國家劃撥的錢都到位了,大家該開展的工作還是得開展下去啊。
這段時間以來,大家工作起來束手束腳,聽說沈光林實驗室的測序工作進展極快,大家的工作氣氛就更不對了。
幸虧沈光林他們沒有超級計算機啊,不然,等他們完成了數據分析工作,那我們這個項目組成立的意義何在啊?
要是他們一直沒有計算機就好了。
這不,長城銀河計算機公司著火了,項目組上下諱莫如深。
不光是外界有人懷疑是他們項目組找人縱的火,就連項目組內部,也有人覺得莫非是真是自己人搞的?
這在國內可不是先例了,為了競爭,多肮髒的手段都有。
曾經,某知名的科研機構,有兩位很要好的朋友,是同事,也是競爭對手,他們共用同一套實驗設備。
其中一個人做實驗的時候實驗儀器被另一個人動了手腳,測出來的數據跟實際數據剛好有個成比例的偏差。
後來,項目結束了,實驗報告寫出來了,也遞交上去了,同事就開始實名舉報他實驗作假。
結果,上級部門做驗證試驗,實驗數據果然是作假的。
那位就是因此競爭失敗了,且被冤枉了十幾年,直到最近這才想明白中間的曲折,如今正到處鬧騰上告呢。
現在,長城銀河計算機是誰主使放的火,真的很難講。
那位放火者的履曆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少年班出身,少時成績優異,曾經履曆不凡,他曾經是韓團長朋友弟子,和計算機所也有千絲萬縷聯係。
但是,再怎麼說,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找到那人的下落呢,這件事不能把賬算在師長們的頭上。
學生煩的罪,關老師什麼事呢。
隻是,沈光林教授的懸賞都出來了,除非那家夥突然不在人世間了。
不然,無論他去了哪裏,早晚有人供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