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的人認真,聽的人入神,所以時間就過的很快。
不知不覺間,沈光林的演講已經結束了,現場的觀眾還沒反應過來呢,似乎一點都沒有要走的意思。
如此重大的發現,通過一場講座就想講清楚,這其實是很難的。
大家都在見證曆史,因此誰也不想錯過。
於是,沈光林的演講結束了,大家紛紛舉起手,問著五花八門的問題。
“沈教授,您是怎麼想到去研究生物鍾的?”
這是大家最想知道的問題。
要知道,生物鍾並不是一個新課題,甚至有些偏“成熟”。
但是,就在這樣偏“成熟”的課題上,沈光林能夠有這麼大的突破,大家不佩服都不行。
最重要的是,沈光林有基因做手段進行研究,這是別人都沒想到的。
沈光林微笑著回答問題。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大家以後再也不要覺得找不到課題了,任何一個大家覺得很平凡的課題點都隱藏著不平凡的故事。”
關於生物鍾的研究是沈某人和他實驗室的得意之作,這個點選取的很好,沈某人不僅是行業的開拓者,就是隨便找一個課題,他一樣能夠做出別人做不出的成就,這就是頂尖科學家和一般科學家的區別。
但是,沈光林還是很謙虛的說:“我相信,關於生物鍾的分子機製有很多人想到過,但是大家可能覺得這不就是一種理所當然的生物現象麼,因此並沒有加以重視或者沒有找到合適的切入點。所以,做科學研究,最重要的還是要多思考。我並不比大家聰明,我隻是比大家睿智。”
這話聽著謙虛,也有些氣人,但是大家又沒辦法反駁。
服氣,服氣!
剛才的那個問題隻是眾多具有代表性的問題之一,其實還有其他的問題也是大家所關心的。
畢竟,沈光林的講座打了大家一個措手不及,他們完全沒有想到沈光林能夠在這個方麵有所突破呢,他們還以為沈光林實驗室研究的是其他領域。
所以,借著這個機會,他們就直接詢問了:“沈教授,您在生物領域的其他方麵還有別的發現嗎?”
“當然有!但是,我不會在這次講座上繼續講述了。因為我來歐洲是一趟循環之旅,我的下一站是英吉利,我準備在那裏在講述另外的新的發現,到時候大家要是有空也可以去現場聽,我相信大家肯定不會失望的。”
大家現在已經很失望了。
不過,沈光林的這句話也給大家帶來了新的希望。
既然還有新的發現那就好,我們又有福氣了呢。
隻是,既然生物方麵還有後續,那物理和化學方麵呢,是不是也有新的發現?
這個話題沈光林沒接,他收拾東西準備撤場了,看時間都到中午了,該吃飯了。
瑞典的夥食還可以,如果不愛吃鯡魚罐頭的話,可以吃“媽媽的肉丸“或者瓦倫堡野味。
媽媽的肉丸其實就是普通的洋蔥肉丸,但是“瓦倫堡野味“可以視為“貢品“,表示用來感謝廣闊的瑞典森林慷慨奉獻豐富的野味:如駝鹿、麅子、牡鹿、野兔、野禽等等。
這跟花旗國感恩節感謝火雞是一樣的,他們感謝火雞的方式就是在感恩節的時候吃下一隻它們。
又過了很長一段時間,聽眾們這才走空了。
沈光林始終笑容滿麵,做一個謙謙君子,口袋裏也塞滿了各種各樣的名片。
沈光林的助理會專門幫助沈光林整理名片,他們會把跟沈教授有交集的科學界或者工商界人士分門別類的記錄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