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二章 年輕(1)(1 / 2)

在近現代,很長一段時間以內,在花旗國崛起之前,倫敦都是全世界的中心。

本初子午線就是從這裏的格林尼治天文台發出的,從而影響到全世界的經緯度定位。

即使到了2020年以後,倫敦雖然沒落了,但也沒有完全脫離人們的視線,他們的經濟實力和科技能力也還是值得肯定和認可的。

比如,沈光林實驗室做出的克隆牛,其實就是截胡的人家的克隆羊多莉。

當然,按說,沈光林應該給自己的克隆牛取名也叫多莉的。

他並沒有。

這個惡趣味沒有別人懂,用出來那就沒意思了。

還是叫做“翠花”好養活。

英吉利大學很多,雖然有號稱G5的名校,但其實隻有兩所好大學,分別是牛津和劍橋。

至於其他的學校,如帝國理工,如倫敦大學,都是沈光林看不上的。

講座終於要開始了:《沈光林實驗室生物技術交流會》

這是位於劍橋的會場拉出的橫幅,下一個講座的場地是牛津。

終於沒有繼續在展會現場開展講座了。

不同的人群就該有不同的歸宿,學者們就該追求純粹的學術,而不是和商業掛鉤。

今天的這個橫幅也是很有講究的,打的是沈光林實驗室的招牌而不是沈光林本人。

所以,沈光林本人其實是可以不參加的,至少,他並沒有站上講台。

小馬精神抖擻西裝格律的上台了,他長得雖然沒有沈教授帥氣,但是他比沈某人年輕。

“我雖然麵對東方人的時候是臉盲,但沈教授的辨識度那麼高,以為我真的不認識他嗎?”

一名酒糟鼻學者看著走上講台的小馬,心情非常不爽,彷佛自己受到了莫大的欺騙。

“你就知足吧,你知道這人是誰嗎,人家是沈教授的高徒,白血病治療藥的實際發明者,也是《科學》雜誌的常客,他能上講台已經很不錯了,這是很多人求都求不來的。”

旁邊有知情人士向他科普著小馬同學的英雄事跡,其實他也是現學現賣的,因為就在不久之前,聽說今天的講座不是沈教授開的時候,他也生氣了。

然而,酒糟鼻卻沒有抓住重點,似乎在人員選擇上被說服了,反而繼續質問另一個方麵:“為什麼是《科學》不是《自然》?

《自然》雜誌的英文名是《nature》,其實國內也有個自然雜誌,是1978年創刊的,英文名字叫做《Chinese Journal of Nature》,至於是不是有碰瓷的嫌疑,這就不好說了。

“沈教授和《自然》不對付,這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

當小馬把演講的題目《白血病治療藥的療效探析》打出來之後,現場果然是一片掌聲。

這是大家所期盼的。

很多人都在嚐試著進入這個領域,有人願意主動站出來分享經驗,大家求之不得。

白血病治療藥揭開了基因靶向治療的開端,也給沈光林實驗室帶來了重大榮譽,如此多的榮譽,沈光林一個人是吃不完的,小馬的功勞不容抹殺。

在這款藥研發成功之後,小馬的地位也是水漲船高了,不少學校和機構都想挖他,但是都沒有得逞。

喝水不忘挖井人,他在沈光林實驗室還是蠻開心的,跟著沈老板有前途,沒必要因為一點蠅頭小利就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