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銀行上市嚴格說來並不是沈光林一個人的事,因為大家的期盼也在裏麵。
說起來,整個長城集團幾乎都是沈光林一個人的產業,那些跟著沈老板一起創業的老兄弟,除了蘇有朋之外,別的人幾乎都不占有什麼股份。
依靠股份來拉攏手下,確實不失為企業快速發展的一個好手段。
但隻要自己的“前瞻性”足夠遠大,即使沒有他們的幫忙,換個人一樣能夠成功。
對於穿越者而言,這幾乎都不算是“創”業了,這就是開業。
這就跟賭場出千一樣,不知道結果下注,就是賭博,而知道了結果下注,那就是投資。
當然,沈老板作為一名華夏好老板,為人行事還是很大方的。
給他打工的這些人,他都沒有虧待過。
基層的工作人員,工資高是一定的,比周邊同類型的企業不說高一倍,高個50%是沒有一點問題的。
而長城集團的管理層呢,工資雖然跟普通員工相比並不算太高,但他們的獎金是真的不少。
每年過年,沈老板都拿出相當一部分的利潤用來獎賞給大家,這也算是虛擬股權的另一種表現形式了。
所以,長城集團的中高層根本不用刻意去貪攬錢財,每年發放的獎金就足夠他們過上財富自由的生活了。
而張鵬這樣的人也不知道依仗什麼才變得那麼囂張,天天宣稱自己是沈老板夫人的叔叔,自身背景深厚無比。
眾人怕他敬他,其實還不是看在沈老板的麵子上,不願意與他爭執罷了。
有些話別人不知道真實情況,他自己也不知道嗎?說著說著自己都信了,結果沈老板要處理他的時候一點都沒有心慈手軟。
甚至,要嚴肅處理他還有妹妹的意見在裏麵呢,也沒見人家會念及一點叔叔的感情。
人啊,還是要多一點自知之明。
現在,長城集團的規模有多大,沒有人知道,長城集團屬於誰,也沒人知道。
如果不是他們正在建設世界第一高樓,估計是沒有誰會關注他們的,即使他們在華夏已經是一個龐然大物了。
在外界看來,長城集團是神秘的,它的股權構成也是複雜的,沒有人知道它的實際老板是誰。
如果不是根深蒂固的長城體係自己人,壓根也不知道長城集團的股權構成是怎樣的。
現在又沒有企查查,可以做股權透析。
而且,長城集團的各家股東也都是公司,全是一些沒聽說過名字的公司。
沈光林早就注冊了一大把離岸公司,采用各種交叉控股的方式,把長城係各產業的實際股權構成全都給遮蓋起來了。
當然,所謂的“離岸公司”其實並不是準確的法律概念。這些公司並不在注冊地經營,隻是為了在登記、監管、信息披露、稅務等方麵享有法律規定的特殊政策而已。
說起離岸公司,大家的印象中總有不少不夠光彩的詞語自動往上湊,比如,偷稅漏稅,洗錢,犯罪......
正常經營者,誰去注冊離岸公司呀,還不是為了趨利避害。
沈老板注冊離岸公司除了要避稅這一目的之外,還有隱藏自己財富的目的,他不想當“首富”,免得被首殺。
穿越者的好處就是具有超越時代的眼光,對於注冊離岸公司的這種小操作,沈老板是駕輕就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