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是一個極為精彩耀目的年代。
尤其進入到89年以後,一個十年即將結束,終於可以追憶往昔了。
回顧過去的這十年,真的是精彩紛呈,目不暇接。
如果翻開後世的大學生教材,可以明顯的看到,幾乎所有的著作都是這個年代的大學老師和這個年代的大學生們編纂出來的。
在上一個十年,也就是七十年代,天縱奇才在科學界是不能成立的。
能夠隨波逐流掩藏智慧的還好,還能勉強苟活於世間;強者,自然有更強的人出手收拾你。
如果穿越在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像沈某人這樣特立獨行的科研天才早就被掃進曆史的故紙堆裏去了。
現在的這個十年可就真的不一樣了,解放思想,開放風氣,承認天才,重視科學。
京城大學的沈教授就這樣橫空出世了,驚豔了一整個時代。
在沈光林們的帶領下,科研工作者們篳路藍縷,依靠自己的辛苦努力建立起了一整套全新的教學體係並把這套體係完整的傳承到了後世。
後世的同學們甚至不敢相信,就在前幾年,華夏的生物界連摩爾根的遺傳學說都不能被承認呢,什麼“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樣的醃臢言論都是封建餘孽,是要被嚴重抵製並打倒的。
當然,在後世,華夏的生物界雖然發展迅速,可也是學術造假的重災區,各種齷齪事件層出不窮,也是見了鬼了。
總的來看,八十年代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未來各種叱詫風雲的人物,科研界的各種大牛,現在也不過是一頭鮮嫩可口的小牛羔,可可愛愛的,誰都可以上來擼玩一把。
現在,這些小牛有不少早就已經成為沈某人的彀中之物了。
沈光林還不滿足,還想更進一步。
於是,沈光林直接放開了長城集團,讓他們瘋狂的接納實習生。
現在,沈光林突然的一個決策不要緊,不知道挽救了多少人的科研生命呢。
他能給多少人帶來改變目前還不知道,但是大家都覺得,到長城集團的此行真的不虛。
比如,京城工業大學在京城大學的眼裏當然是不入流的學校,在京城人的眼裏也是如此。
但它依然頗受外地學生的青睞。
這次到金陵實習,真沒想到他們學校的學生也有份呢,而且竟然組織起了兩個班級的人數,都有60多人能夠參與其中了,真是難得。
現在,擺在他們麵前的就是一台物理氣相沉積設備,是長城集團新買的,準備給金陵化工實驗室用。
這麼高級的設備,在還是學生的他們眼裏哪見過呀,甚至聽都沒聽說過。
什麼是物理氣相沉積沉積設備,幹嗎用的?
大家興奮之餘,也免不了胡亂猜測外加肆意暢想。
其實,這麼高端的設備,京城大學的同學們也沒見過,但不妨礙他們已經提前學習過理論知識了,如今跟實踐相結合,頓覺的相得益彰高人一等。
說起來也是可憐,在這個年代,別說物理氣相沉積這種高端設備了,就是那種極為簡單的單筒顯微鏡,國外高中校園裏都普及的科學儀器,在這個年代的大學,依然是稀罕貨,隻有老師才能擺弄。
到了後世,甚至一些家長都給自己十歲的孩子配起了電子顯微鏡呢。
如此寒酸的場景,看的沈光林也是五味雜陳。
怪不得這個年代的國人喜歡崇洋媚外,這個年代的洋人確實值得去崇拜啊。
現在的這些個學生,做實驗之前,一個個跟鵪鶉一樣,畏畏縮縮的,能夠派上用場嗎?
幾乎每個實習場景都是這樣的,為了讓每一名新學生都有上手的機會,他們在“研究員”,也就是京城大學的老學長的指導下進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