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50章(1 / 2)

第一卷 第150章

太子何旭雖被處死,可尚有頑固的太子黨餘孽存在,他們四處散播謠言,直指當初靖遠帝是被林若所蒙騙,所以才誤以為太子心懷不軌,其實林若才是犯上作亂、心懷不軌的妖女。也不知道是誰,又找出了賀罡元師傅當初坐懷之前所留下的預言,加以潤色,有模有樣的訴說了一段傳奇故事,故事裏的林若其實是精怪轉身,占了公主的身體,進宮迷惑了靖遠帝,讓他不明是非,不辨忠奸,甚至不顧綱常之道、男女之別,將皇位傳給了她。

麵對這些謠言,林若不得不承認,她們所說與事實相差不遠,她確實占據了何若的身子,隻是她不是精怪。

百官多次上奏,要求嚴懲傳播謠言的民眾,林若笑回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清者自清,由得他們說去吧。她抱的態度是,反正何旭已經不在世,幾個頑固的謀士也掀不起什麼風波來,何苦為難無知的百姓,整得京城上下人心惶惶呢。

她對此事的態度,意外得到了一些開明賢士的好品,讚她仁德寬厚。

剛剛經曆了專斷而殘酷的靖遠帝統治,林若的仁德寬厚顯得尤為珍貴,民間和百官不再因為她是女子而對她有所抵製。

她掌政半個月時,選秀尚未落幕,西麵便傳來戰報,二皇子何昶聯合了西涼國還有他舅父在西邊舉事,稱林若掌政是牝雞司晨,名不正言不順,他們奉天意行事,要討伐林若,還大綏一片清明,恢複世間的綱常和方圓。

消息傳到京城,百官反應不一,有作壁上觀的,有渾水摸魚,試圖借此機會掌握大權的人,還有緘默不語的。

林若坐在上位,看著表現不一的眾人,不由暗歎,她確實不是個做女帝的料,掌政多日,卻不能威懾百官,由著他們將她小看。

看看眼前,他們一個個雖然看似爭吵激烈,各抒己見,其實何嚐不是打馬虎眼,沒有一個願意請戰。

她的視線,放到了左丞相蕭讚的身上,他畢竟是她名義上的公爹,是蕭逸之的父親,萬不能對她落井下石,沉吟片刻,開口問道:“蕭丞相以為,此事該如何處理?”

蕭讚本是緘默不語,被她這一問,隻得老老實實答道:“陛下可先發聖旨到西線,命駐守將領先行圍剿反賊,再派人率兵平亂。”

“那丞相以為,何人掛帥為佳?”

“鄭國公早年跟隨先帝征戰沙場,極適合出征。”

不等林若說完,站在後麵的林君逸已經出列,朗聲道:“陛下,臣願帶兵平亂!”

他話一出,殿中響起了竊竊私語聲,暫且不說他隻是個知製誥,不是能夠帶兵打戰的武官,就說他是河西郡王的世子,是罪臣之後,如何能夠擔任領兵大戰的重任?

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便是鄭國公林冉旭,此次出征不僅關係社稷,還關係到兵權的歸屬,要知道這麼多年,靖遠帝一直把持兵權和虎符,不肯外放給武官,方能與林家還有清流一派形成平衡之勢。

如今,靖遠帝不在了,林若身為女子,自然不能禦駕親征,也隻能仰仗眾將領。這仰仗的人選,自然非她的舅父鄭國公莫屬,兵權的歸屬顯而易見。

林君逸請旨平亂,無疑打破了鄭國公的算盤,他如何會願意?

鄭國公微微一拜,道:“陛下,林大人乃是文官,且是罪臣之後,若非先帝仁德,便連這入朝為官的機會都沒有,萬萬不能擔此重任。”

林若身體繃直,此時鄭國公看她的眼神,已經不像初見時那般慈愛,而是帶著隱隱的威脅和冷意,好似隻要她不順他的心,他便要翻臉一般。

她生性衝 動,最見不得別人威脅,雖然因為經曆多了而有所收斂,可到底本性難移。將林冉旭眼中的冷光看在心裏,她暗暗冷笑,無論如何,也不能被林家牽著鼻子走。

當初,竟然靖遠帝能夠培養自己的勢力,能夠將兵權把持在手裏,她無論如何也不會將這些勢力,還有那虎符交到他人手裏。

思及此,她看向站在殿中等候她決斷的林君逸,一個念頭在心裏形成,而後不著痕跡的收回視線,轉而對林冉旭和顏悅色的說道:“國公有所不知,當年河西郡王府犯上作亂之事另有蹊蹺,父皇臨終之前已經察覺,還令朕務必查清此事,還河西郡王府一家一個公道……”

鄭國公林冉旭一驚,事情的真相這殿中之人怕是沒有一個不清楚,分明是靖遠帝忌憚河西郡王府的強大和手裏的兵權,所以才借機誅殺他們。誅殺他們之後,靖遠帝不僅沒有了心腹大患,還將河西一帶的兵權和富饒城池收了回來,實在是獲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