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54章(2 / 2)

好一會,蕭逸之道:“既然林君逸說他有辦法固守京城三個月,定然不是吹噓。我們便安心將西涼國的軍隊打退,再回去救援不遲。”

林若抿唇,她眼前忽然又出現了多年前河西郡王府世子那自信而從容的模樣,她本以為逢此大變,她再也看不到當年的瀟灑少年郎,他的骨子裏到底沒有改變,他的才智和能力,到底沒有離他遠去。

她在心裏默默道:君逸,你既然做了決定,我便支持你。隻希望你能一戰成名,將來等你光明正大的站在我身邊,再也不會有人反對。

思及此,林若粲然笑了出來,眼眸中迸發出耀眼的光芒,蕭逸之差點以為方才她的驚慌失措隻是他的錯覺而已。

“若兒,你是不是有了決定?”盡管覺得自己多此一問,蕭逸之卻還是忍不住問出口,因為他想要知道,林若對林君逸的信任現在有多少。

“嗯!”林若頷首,指了指地圖上才有一個指甲大小的西涼國,道:“這個邊陲小地,若不是狗……若是先帝當年太過貪圖享樂,早就該將它拿下了。我們此番既然來了,定要一舉拿下它。”

“拿下它?恐怕,這需要太長的時間,等我們再回去救京城,恐怕已經來不及。”

林若沒有理會蕭逸之的話,在出征之前,她問過林君逸關於西涼國的事情。它雖然被稱為一個國,其實還沒有大綏的一個州大,當初靖遠帝之所以不攻打它,一是因為靖遠帝本性所致,二是因為擔心戰事一旦開始,給與西涼接壤的胡人以可趁之機,所以才任由西涼國自尊自大。

而林君逸曾經開玩笑說,攻打西涼國需要的是心狠手辣,它的國力不強,兵力也不強,隻要足夠心狠手辣,威懾住他們那些自以為是的將士和官員,其他的都不為懼。

林若想,林君逸的這番話,雖是以玩笑形式開出來,其實卻是對她的暗示。當初她決定禦駕親征之時,他就已經料到了現在的局麵,所以他給她提示,告訴她最好的選擇。

她終於恢複了鎮定從容,斜睨蕭逸之一眼,笑著搖頭道:“胡人一直是我們的一大隱患,可是我們卻不能輕易把它們打垮,你可知道為什麼?”

“他們多為遊牧,居處不定,兵力也不集中,我們長途跋涉而去,很難找到他們,往往還沒有開戰,便因為他們的東躲西藏而耗盡了體力,落個人困馬乏的下場。”

林若頷首,道:“此番,胡人大舉攻打京城,這便是我們的機會。他們的兵力恐怕前所未有的集中,我們趁此機會,以西涼國為據點,出兵攻打他們的王庭,定然能夠一舉拿下。記得君逸曾經說過,現在胡人的頭領,驍勇善戰,即不服輸。若是被他知道我們攻打了王庭,他如何會善罷甘休,定然是悉數前往圍剿我們……”

不等她說完,蕭逸之接著道:“到時候,我們已經原地休養多時,而他們卻是長途跋涉而來,士氣定然已經消減。若是林君逸能夠想出奇招打敗他們幾次,他們恐怕已經是強弩之末……”

“不需要君逸出奇招,他定會守好京城,也會安排好京城附近的防禦,胡人根本就沒有前路,也沒有可以補給的地方,即便搶占了一兩個小鎮,那點東西哪裏夠全軍享用?恐怕,為了爭搶糧草,他們之間還會內鬥呢。畢竟,他們是多個部落組成,並不團結,又生性野蠻。”

蕭逸之也跟著笑了起來,道:“是呀,到時候,為了解救王庭之困,他們唯有重新退回沙漠,那是唯一的捷徑。”

說到這裏,兩人似乎都已經看到了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情,氣氛不由輕鬆起來。

好半響,蕭逸之再次歎了一口氣,說道:“林君逸確實是足智多謀,胡人的舉動被他算得一清二楚,輸在他的手上,我心服口服。”

此言一出,林若有些尷尬,她當然知道蕭逸之所謂的‘輸’是什麼意思。

她勉強一笑,道:“說什麼輸不輸,大家都是一家人呢。”

蕭逸之點點頭,將落寞藏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