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五年。
應天府,南京城西北方金川門外。
往日裏的皇朝盛況不在,官道兩側滿是灰燼,顯得分外淩亂,不似皇朝國都應有的氣派。
城門口,更是擁擠不堪。曾經身處天子腳下的皇城百姓,一個個大包小包的往城外湧出。
幾麵燕旗下,諸多官兵竭力攔住這些想要出城的百姓,隻等勘驗了對方身份過後,方才放行。
若非上頭嚴令,這些已經廝殺了好幾年的官兵,早就要拔刀相向了。
路旁一名太監在校官的陪同下,正踮著腳仰著腦袋,向著官道盡頭遠遠的張望,似是有些期待,但也有些緊張。
路的另一頭,一隻隊伍正緩慢有序的前行著。
在幾十名全副武裝的精銳騎兵護衛下,隊伍正中的幾輛馬車車轅緩緩碾壓在路麵上,發出滋啦的聲響。
周遭出了城的百姓,遠遠的看到隊伍最前麵騎兵手中豎起的燕旗,連忙是躲到道路下麵去,弓著身子縮著腦袋,目光隱蔽偷偷的探望著。等見到對方沒有動作,這才稍稍放寬心,連忙加快腳下的步伐,逃離此處。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頭前的馬車裏,淺淺的傳來悅耳的聲音,是女子在一字一句的誦讀著前朝的詩文。隻不過,剛到‘瘦馬’處就歇下了聲音。
似乎是在等待著什麼。
不久後,孩童稚嫩的聲音響起。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最後幾個字明顯的提高了音量,直白的帶著些期待。
果不其然,先前那女子立馬驚喜的開口,誇讚道:“瞻基真厲害!等下進了城,定要當著你父親和祖父的麵,背於他們聽!”
馬車內,方才四歲的朱瞻基,昂著頭,看著母親張氏滿臉驕傲的撫摸著自己的腦袋。
果然,在朱瞻基重重的點頭之後,張氏立馬更加滿意,又重重的拍了拍朱瞻基圓潤的小臉蛋之後,端正姿勢微微閉眼休憩。
對這一路上每天都在上演的把戲,朱瞻基早已習以為常,見到母親張氏今天確實不再打算為自己的寶貝兒子驕傲後,悄無聲息的長出一口氣,將自己小小的身子靠在身後。
沒有任何減震裝置的馬車,讓朱瞻基沒有絲毫想要合眼休息的打算。然而他卻沒有一點辦法,莫名其妙的來到幾百年前的大明朝,這件事情本身就已經足夠讓他震驚了。至於馬車的舒適性,不及後世汽車的半分,早就不在他的考慮範圍內了。
唯一讓朱瞻基高興的是,這個開局可謂是王者開局了。
此時動蕩整個大明朝四年之久的靖難之役,剛剛結束。
如果一切都按照原來的樣子進行的話。
明天!
明天朱瞻基他的祖父,也就是那位擁有著赫赫功勳,未來更會成為千古一帝的永樂大帝,正式登基稱帝的日子。
而他朱瞻基是這位永樂大帝的長孫!
他的父親,永樂大帝的長子朱高熾,將是未來同樣青史盛譽的仁宗皇帝!
作為永樂大帝的長孫,仁宗皇帝的長子。
他朱瞻基,毋庸置疑將會成為未來統治大明朝的皇帝。
別人開局不是什麼一方富強,就是封疆大吏,甚至是滿門宰執。
朱瞻基現在卻可以驕傲的說,他們家可是滿門帝王!
盡管現在朱瞻基他就連說話,都還帶著奶聲奶氣,但並不妨礙他未來成為這座天下的主人。
佳麗三千!
燈紅酒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