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重已然明白大致情況,完全也能理解他的心情,於是安慰說道:
“翰林大人放心,不日這龍安城定是還屬我文國的。大人所忌諱之事,也應該釋懷,畢竟大人您是文官,又不曾同敵人為伍,一顆真心向著我們文國就夠了!生死也絕非用在一時義氣之上,真要那樣就是莽夫所為了!”
“老夫順應這武人要求,開這客棧可算是與他們為伍了嗎?”趙翰林突然問道。
“什麼意思?”張重不解。
“三年前,這守城武國太守突然頒發命令,讓城中百姓都必須為武國出力,並提高了相應稅負,而且特意傳話於我,讓我必須效仿,不然就要收我房產,我自是沒有辦法,所以才讓家人重新開起了這客棧的買賣來。”趙翰林解說道。
“所以老先生才把這價格定得如此之高?差點就把我們給擠兌了出去?”張重一下笑場了,眾人也都笑了起來。
“我確不想讓這些武人住了進來,更不想侍候他們。”老翰林說話十分嚴肅。
“可這是買賣啊!如此一來,這客棧可有收益?”張重俯身問道。
“初時沒有生意,後來陸續倒是來過些人,這數月來倒就你們這一撥人馬了!”趙翰林自嘲著笑著。
“真還有覺得這價合理的主?”朱五不信。
“想必是為了試試這價格的待遇如何吧?最初來過的人,皆沒有再回來住過。”趙翰林笑著解釋道,眾人聽到此處也都笑了起來。
眾人聊天十分暢意,不知覺到了飯點,趙翰林起身去給眾人安排夥食,張重本想攔阻,但顯然吃飯也是必須的,何況飯菜自己已經花過錢銀,於是僅是將人送出了屋外,望著老者遠去的背影,張重突然想起另外一個翰林學士李錄經。
回到房中不多時,張重剛坐下,門外再次傳來聲響,適才跑掉的男孩又回來了,而且此時手上還拿了一張紙。
眾護衛早就見過這孩童,而且已然猜測出他的身份來,所以也沒有攔阻。
“你還要來考我麼?”張重覺得他十分好玩,於是迎到門外廊下,並主動問道。
“剛才你說的是詩,現在我來跟你比對對子。”那孩童回道。
“是你的對子還是你姐的對子?”張重笑著問道。
顯然那孩子被張重問住了,張重吊兒郎當的樣子似乎能力十分強大,那孩子於是顯得十分緊張。
“不用怕,你說我聽聽,我自會答你。”張重安撫道。
那孩子雖然沒有不緊張,但還是說了。
“靜靜書桌,一筆一硯,卻無墨。”
張重已知這孩子可能會是趙翰林的公子,於是表示友好的答道:“圓圓銅鏡,無影無蹤,需有人。”
那小孩見張重回答迅速,於是更加慌張了起來,似乎忘記早就背好的對子,他想了半天,最終拿起手上的紙來查看。
“清靈山間,一書生迷途不知歸路,尋問花柳求歸途。”
張重猶豫了一下,在腦海裏默念了一遍,估摸出清靈有水火之意,而且尋花問柳的含義,顯然是在諷刺自己,於是環顧四周後回道:“鐵欄廊下,兩姐弟嬉鬧遷怒他人,騙使小兒比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