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寫進曆史教科書的有李時珍,卻沒有薛已。
這是後話。
而今怎麼將薛老爺子拐帶過去,卻是一個問題。
周夢臣心思急轉,說道:“薛世伯,我之所以建立這個醫院的模式,卻是有一些自己的想法的。”
薛老爺子對此也很感興趣,說道:“說,說什麼想法。”
薛老爺子對周夢臣建立醫院其實也有很多疑問的。
周夢臣說道:“世伯以為,當今之世,是病人多,還是醫生多?”
薛老爺子微微一歎,說道:“病人多。不知道多少人得了病,都在家等死而已。哪裏有那麼多郎中,沒有也就罷了,還有一些裝神弄鬼的庸醫,不好好治病,搞什麼亂七八糟的,類似於巫術的東西,真是------”
薛老爺子語氣之中,飽含著恨鐵不成鋼與咬牙切齒的感覺。
薛老爺子可以說是站在大明醫生最高成就上了。如果這個時代有院士這個榮譽,薛老爺子絕對是其中之一。他雖然人在北京,但是親朋故舊遍布天下。他對大明醫療狀況還是比較了解的。
郎中看似不少,其實比起大明的病人來說,實在是少之又少了。
周夢臣說道:“當今之世,醫術之高明,比前代如何?”
薛老爺子歎息一聲,說道:“宋元四大家,高山仰止,吾輩不如也,特別是丹溪先生,吾如果能得而師之,夫複何憾。”
儒家分野在宋,醫道分野在元。
元代戰亂頻繁,特殊的生存環境,讓醫道特別的發達。形成了醫學流派。
之前說薛老先生的流派,其實薛老先生並不是開創折,而是繼承者。他不過是繼承前人衣缽,有所發展而已。
周夢臣說道:“對啊,賤內也是醫道世家出身,我就常常想,今日郎中太少,有什麼可以快速培養郎中的辦法,而今今日之醫道未必高於古人卻是為什麼?”
薛老先生暗暗搖頭。
這個問題,薛老先生並非沒有想過。
隻是中醫學習不可能速成,即便是後世醫學生,也麵對著學習年限越來越長的局麵。更不要說這個時代了。有些東西是不能省的。
至於醫道上不如古人,卻是未必。
有些話薛老先生不好說而已。
他固然對朱丹溪十分仰慕。真要朱丹溪複起於地下,與薛老先生切磋醫術,薛老先生未必覺得自己一定會輸。不過是這幾位在醫道上有開創性的貢獻,而是郎中都是自己他們的理論之上成長起來的。
中醫一道,或許有一段時間發展有所停頓,但大體上是一直向前走的。
薛老先生心中存了否定的意思,但是還是問道:“你想到了什麼嗎?”
周夢臣說道:“有一愚之得。”
薛老先生說道:“說來聽聽。”
周夢臣說道:“先說,醫道今不如古,原因大體有這樣幾個,第一,就是理論發展不大,醫道的原則,漢唐時期就定下來的。幾乎沒有什麼變動。後世醫生不過是在整體框架下修修補補而已。”
李時珍聽周夢臣的話,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他想告訴周夢臣,其實金元四大家有很大發展,很多中醫的概念都是到他們這個才有的,最基本的一個概念,上火。這個概念就是他們提出的。很顯然周夢臣所言,有太多想當然耳了。
薛老爺子卻饒有趣味的看著周夢臣。問道:“你覺得該從什麼地方下手?”
周夢臣說道:“解剖屍體。不親眼看看人體內部,不親眼看看人體內部是如何運作的,很多理論都不能得到發展。”
薛老爺子臉色微變,口中卻訓斥道:“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