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任三邊總督(2 / 2)

一時間群情激奮。

“好了。”曾銑淡淡的說道。

曾銑的聲音不大,但是對於這些將領來說,如奉綸旨。立即避口不言。

曾銑目光掃過眼前的人,特別是這些武將,都是曾銑從西北邊鎮之中,精挑細選出來的,或許不能稱之名將,但是卻是當代西北各鎮精華所在。他們的官職或許不大,人脈或許不深,但是有一個特點,就是能打。

而這些人對曾銑的感激也是最深的。

因為大明軍隊平日裏麵的升遷,可不是論誰能打的。畢竟並不是每一個將領都是周尚文。否則周尚文也不會那麼得人心,能得將士死力了。

也是最不能接受曾銑下台的。

因為曾銑一走,他們這些就成為無根浮萍了。接下來的下場,未必比曾銑好多少。這裏麵一些人未必沒有殺了錦衣衛裹挾曾銑的意思,畢竟真正大明中低層將士,很少有什麼國家大義,否則俺答也不能從邊關招徠十幾萬人,聲勢大震。

曾銑也是看出來這一點。他畢竟飽讀聖賢書。雖然而今在錦衣衛手中,他要是想擺脫,未必不能。但是他即便擺脫了又怎麼樣?且不說,進士出身的曾銑一定造反的意思都沒有。單單說,西邊窮困之極,即便造反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的。

曾銑說道:“國家大事,非爾等可知的,各歸本隊,聽新任三邊總督命令即可。”

“可是總督大人-----”有將領還想說什麼。

曾銑厲聲嗬斥道:“還不聽令。”

“是。”所有將領都下意思的答應一聲。

曾銑轉過頭來對陸煥說道:“這位千戶大人,不請新任的三邊總督出來見見嗎?”

陸煥說道:“對。”隨即問道:“王尚書在哪裏?”

“我在這裏。”一個聲音傳來,不是別人。正是兵部尚書王以祈。

王以祈這一兩個月的生涯,就好像是過山車一般,先是流放。但是嚴嵩暗道叮囑了辦事的人員,拖延時間。故而王以祈這一段時間,一直在詔獄關著,根本沒有離開京師一步。

又嚴嵩的照應,在詔獄之中過得很不錯。

等局勢翻轉,確定曾銑有罪,那麼之前彈劾複套之策的王以祈立即官複原職。成為兵部尚書。

而今奉嚴嵩之命來調查的人,不是別人。就是王某人。

他不僅僅負責調查這一件事情,還是新上任的三邊總督。

畢竟三邊總督,負責大明西北重任,是一個繁劇的官職,更是一日不可或缺。嚴黨之中有資曆有能力,做這位置的人並不是太多,更不要還負有其他重任,比如清理曾銑餘黨,安頓西北,等等事務。

而且另外一個原因,也是王以祈在皇帝麵前大大失分。這兵部尚書也保不住了。而今雖然以兵部尚書兼三邊總督,並沒有拿下兵部尚書的頭銜,但實際上已經變成了加銜。

曾銑對王以祈過來,雖然有些吃驚,但細細一想,也就明白了。歎息一聲,低頭垂目,什麼也沒有說。

說什麼都沒有意思了。

王以祈召集各部人馬,宣布了朝廷任命之後,立即宣布了第一道命令,說道:“令各部各回本鎮,立即執行不得有誤。”

“那複套?”不知道誰問了一句。

王以祈冷笑一聲,說道:“朝廷大事,豈是爾等可知的,立即執行,三日之內,不回本鎮,以軍法處置,斬立決。”

曾銑用了大半年,挑選,訓練,集結而成的重兵集團,被一紙命令分解殆盡。須知這解散容易,在聚集起來就不容易了。甚至這樣來回折騰下來,西北軍隊的戰鬥力還能保持多少,還是一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