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移關中填河套
徐渭說道:“現在估計,這一場天災,死傷三十餘萬,受災人員在三百萬之上,幾乎是一省之數了,最多的受災人員還是陝西,最嚴重的受災人員,還是在關中。在下調查過,估計整個關中,產生或者將要產生二三十萬流民,甚至更多。這是必然的。”
“而今大人賑災手段,還算得力。這事情還能壓下去,但是繼續下去,大人能壓製到幾時?”
“關中地力已盡。不如移關中百姓鎮河套之地,如此得失兩便。雖然說這話,有些不好聽,但是不到山窮水盡的時候,百姓何曾想過遷居?”
周夢臣說道:“那就讓我們將他們逼到山窮水盡?”
徐渭說道:“這怎麼能是我們逼得,這是這一場大災逼得。大人,小仁是大仁之賊。在賑災這一件事情上,永遠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用多少力氣,做多大的事情,大人應該考慮的是,怎麼將手中的資源最大化的利用,而不是在這裏做婦人之仁。”
周夢臣臉色頓時變了。
徐渭卻很淡然。
兩人一時間沒有說話。
好一陣子,周夢臣才歎息一聲,說道:“徐兄,你說話能不能注意一點。真不好聽。”
徐渭說道:“大人,需要的是實話,而不是馬屁。我徐某人也不是靠這個吃飯的。”
周夢臣心中很難受,但也不得不承認徐渭的說的太真實的,真實的讓周夢臣不忍去想。不管是怎麼樣的賑災。都有大量的百姓去死。在明代死亡,凍餓而死,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正常到都能歸納到正常死亡的範疇之中了。
而移民這一件事情,對百姓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不逼一逼,誰還遷離幾輩子生活的地方,來到一個從來沒有聽說過的地方,重新開始?
周夢臣在大同的時候,遷徙的百姓大多都是流民。災民。
而今周夢臣估計,也隻有流民與災民的移民成本最低。
徐渭說得話,雖然難聽一點,但是卻是最合適的方案。
在周夢臣這個位置上,不管做什麼選擇,都有可以能有人因此喪命。糾結於一兩條性命,反而是對其他人的不負責者。
周夢臣想了想,說道:“移民河套,的確是一個機會。但是這一件事情,不是我一個人能做到的。”
“所以說,而今是一個機會。”徐渭說道:“楊尚書在河朔的時間不會太長了,他離開河朔之後,楊大人很可能繼任,但也很可能出意外。還是不要夜長夢多的好。”
周夢臣說道:“即便楊尚書在河套,這事情也需要好好的籌備一下。”
徐渭說道:“在下自然知道,而且在下覺得,最後拖延一兩個月做這一件事情才最好不過。到時候關中士紳該做的都做了,然後朝廷再來做好人就行了。”
周夢臣一愣,忽然明白。的確在災年有了錢之後,關中士紳們要做的事情,也就可想而知了,兼並土地,大量失地百姓淪為佃戶。到時候周夢臣再來一次大移民。估計大部分關中士紳就要麵對佃戶價格忽然升高的窘迫。雖然不知道讓他們還不上貸款破產,但卻也能狠狠出一口血。
在徐渭的計劃之中,周夢臣的名聲反而不會受損,甚至還能更好。
周夢臣說道:“好了,這一件事情我先想想。貸款給士紳這一件事情。我原則上不幹涉黃河銀行的正常經營。”他沉吟了片刻,說道:“這樣吧,我請韓師叔與張家兄弟碰一個麵吧。讓他們自己聊聊。”他又微微一頓,說道:“算了,還是請韓師叔來這裏,我親自與他說吧。”
周夢臣知道韓邦奇作為陝西士大夫的領袖,情況與楊博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雙方走的路線就不一樣,楊博走得是官場路線,在官場之上做得也都是實事。比如抵抗土蠻。總體上來說,做實事的人都比較實際,所以楊博成為晉商的總後台,他並不排斥商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