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新橫渠書院(1 / 2)

第七十一章 新橫渠書院

並不是周孟衝很身上有王霸之氣,能讓人見到之後,納頭便拜。而是馮理看到了潛力。

隻是馮理覺得他已經是對周夢臣這個年輕人高估了,但而今看來,哪裏是高估,分明是低估。

他也發現周夢臣的學說,於王陽明心學,不,與儒學根本不同之處。

從根底上來說,儒學都是入世之學。這是儒學的根本屬性。很多人批判王陽明心學流於禪宗。心學的學者反駁的時候,也都是拿住了這點,那就是我們心學從來是講究入世的,講究入世教化百姓,使得人人成為聖人,如此大同世界自然會到來的。

在這個邏輯之中,王陽明以講學為第一等事情,即便在生命最後關頭,因病從廣西回鄉的時候。依然念念不忘講學。為什麼?是因為王陽明,是以講學作為教化天下百姓的工具,是他作為儒者入世的實踐與工夫。

而馮理之前沒有明白。而今卻看明白了,如果說心學的核心在於講學。而氣學的核心在於科研。通過造物,或者其他方麵的改變,來入世。

馮理心中暗道:“我還是年紀大了,反應太慢了。之前就應該想到了。如此說來,周夢臣哪裏在儒學之內另開一片天地,這分明是脫胎而出。我也明白為什麼他要高舉氣學大旗了,理學已經容不下他了,嗚呼百年之後,是氣學代替理學一統天下嗎?我卻是看不見了。”

理學是理學,氣學是氣學。但是氣學與心學也可以都是理學,而周夢臣的氣學卻不是理學。

這裏麵說得好像繞口令一般。細細說來理學,乃是唐代發端,宋代發展,到了朱熹這裏成為高峰。而氣學與心學,都是與理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比如張載與二程其實有過交往的。張載在的時候,氣學還算是獨立門庭。但是張載不在之後,氣學已經算是理學的一支了,而心學也是一樣,宋代就有,也是從理學之中分出來的。到王陽明這裏算是大成了。但是即便如此,王陽明也沒有否定朱熹。認為心學是補理學的不足,從這個角度來看,心學也是理學的一部分。

而在馮理之前,覺得周夢臣不錯,是周夢臣將氣學大大推進一步。這裏他認為的氣學,乃是理學之中氣學一脈。而今馮理才赫然發現。周夢臣雖然百般掩飾,其實,他的氣學根底上已經脫離兩宋以來的理學範圍,形成了上承荀子,張載與二程,朱熹一脈的理學截然不同的學問。

畢竟周夢臣做的種種掩飾,在馮理這樣的大儒看來,簡直是小孩子過家家,一眼就能看破。

隻是他之前沒有往那邊想而已,而今聽周夢臣的書院計劃,簡直是從上到下,重塑了學術生態。在兩宋時期,理學就以講學的方式開戰。而今講學也是推進學術發展的重要方法,甚至是唯一方法。

周夢臣的新方法簡直是顛覆性改造。

而且讓馮理找不錯破綻。所以他調整了對周夢臣的評價。他以為周夢臣而今的學術成就,相當於王陽明龍場悟道之前。很多人覺得王陽明龍場悟道之後,才變得厲害了,其實這個觀點是錯誤的,龍場悟道對於王陽明來說,就好像華山論劍對王重陽來說,華山論劍之前,王重陽已經創立全真教,是天下有數的高手,但華山論劍之後,奪得九陰真經之後,王重陽武功名聲大傳天下,成為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對於王陽明也是一樣,王陽明在龍場悟道之前,就學過很多東西,文章,騎射,佛道,在遇見劉瑾橫行,才覺得這些都沒有用,專心於聖學。觸怒劉瑾,被貶龍場,途中還遇見的刺殺,九死一生,他本可以逃,但是依舊去了。在龍場才算是學術大成。但是在此之前,王陽明依舊是天下士子之中響當當的一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