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汪直來使(1 / 2)

第六十二章 汪直來使

但基於一種船型改變卻是很容易的。無非是增加炮位,加強結構等等。

而且周夢臣要麵對的倭寇們,也不是西方海盜,而且就是西方海軍,而今也沒有完全的進入火炮時代。所以,中國工匠現在掌握的幾大船型,沙船,福船,廣船等幾個,其餘不管是民船,還是戰船,不管叫什麼名字,大體上都是這幾種船型之中派生出來的,無非擴大或者縮小,增加一些特別的器械而已。

倭寇的船隻,也是這樣的。甚至倭寇的船,未必有官軍的船好。

原因很簡單,官造雖然容易偷工減料,但是上麵真盯得緊,造出來的東西,絕對是有保證的。但是亦盜亦商的倭寇就不一樣了,他們要考慮成本問題。

在主觀意願上,這些海盜沒有想將船隻修建成戰船的想法。

所以,周夢臣並不需要蒸汽機技術給船隻升級。他要做得是,盡快用現有的成熟的技術,打造出一支能夠平定倭患的艦隊出來。

周夢臣更看重的是,殷家的木材加工與處理技術。

沒有,殷正茂在軍器監的時候,就已經複製了軍器監一套技術到家裏,從而讓殷家成為安慶最大的木材處理商。而造船,雖然有很多步驟,但是本質上來說,還是對木材的處理。

如果將這一套技術加入造船之中,可以預計的是,造船速度大大提高,能不能如下餃子一般下船,周夢臣還不知道,但是絕對比現在的造船速度要高太多的。不至於造一艘船,要一個一到兩年的周期。

畢竟造船周期,就是周夢臣預備對海外征伐的周期。

至於,周夢臣為什麼不設立一個官船廠。原因也很簡單,官船廠體製。根本沒有商業性可言。周夢臣即便是整頓了軍器監,建立起一套軍器監生產體係,但是不得不承認一點,那就是大明官方的生產體係,根本沒有一點點商業基因。朔州監還好,在京師的軍器監,一切原材料都是朝廷撥給的。而朝廷的一切原材料都不是采購的,而是要麼下麵作為賦稅交上來的,要麼是罰沒的。

而造出來的東西,也隻能在朝廷範圍之內供給。

雖然說,常常用采買來形容。但本質上,是朝廷內部資源調度。朔州監私下賣鐵,其實未必合規。隻是沒有管而已。

周夢臣重建一個官船廠。一點都不符合周夢臣價值觀。因為官船廠很少有私人造船。但是周夢臣建立起船廠可不想僅僅修建一支艦隊後就閑置不用了,就好像寶船廠一樣,成為一次性船廠。

而且未來開海之後,民間用船缺口必然很大,一個江南造船廠,單單靠這些訂單,就能夠吃飽了。

周夢臣也醞釀著一個國有經濟的典型案例。

畢竟,不管是工部下麵的廠礦。還是內廷所擁有的各廠,都不符合周夢臣對於國有經濟定義。所以周夢臣想在江南造船廠上進行試點。

或許可以稱作官督民辦。或者國家占股,民間經營。

周夢臣未必覺得這一件事情靠譜。但是各種辦法也是要試試的。即便一件事情,沒有成功,研究他如何失敗也是很有用的。

畢竟在朝廷根本沒有經營工廠的人才之前,這或許是唯一的辦法。

周夢臣從籌集江南銀行一開始,就想著江南造船廠。可見周夢臣對這一件事情寄希望之大。

周夢臣甚至心中暗道:“我是不是應該將總督府,從蘇州遷到上海?”

不過,隨即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因為上海的安全性不行。

而今大海還在倭寇的掌握之中,看似風平浪靜,但是其實,倭寇有從任何地方隨時登陸的可能,上海距離海洋太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