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王崇古的抉擇(1 / 2)

第十七章 王崇古的抉擇

周夢臣處理西南事務的時候,遼東戰事的籌備,也在緊鑼密鼓的準備之中。

這一日遼陽城中。

戚繼光與王崇古,胡宗憲三人相對而坐。

此刻的戚繼光作為新一代勳貴的領軍人物,又有首輔撐腰,更不要是新軍製之中,對文武之間的身份做了平衡。當然了,再怎麼平衡,也是看人下碟的。

尋常人根本撐不起文武平起平坐這四個字。但是戚繼光不是一般人。

所以,周夢臣任命他為主將。他真能將這個架子給撐起來,位在兩位文官之上。

戚繼光說道:“南兵十個營,已經陸續從海路到達。河朔軍騎兵共五個營,從河朔而來,京營十個營。而今也出了山海關。王巡撫,各地倉儲如何?足夠供應大軍嗎?”

王崇古說道:“請爵爺給下官一些時間。”

戚繼光說道:“我給你一些時間,誰給我一些時間,而今已經開春,等冰雪融化之後,大軍就要出關,滿打滿算不過一兩個月,你現在連糧草都沒有搞清楚。王大人,你是楊閣老的人。我其實不願意為難你,但你也不要為難自己。觸犯軍法,即便是楊閣老也未必能保得住你。你可要想清楚了。”

王崇古咬牙說道:“請爵爺,給我十日,十日之內,一切都料理清楚。”

戚繼光說道:“麻貴。”

戚繼光身後一員將領立即出來,正是麻貴。說道:“末將在。”

戚繼光說道:“看王巡撫的意思,是遇見難處了。你帶本部人馬,暫時歸為王巡撫麾下,聽他號令。”

麻貴立即說道:“是。”

戚繼光轉過頭對王崇古說道:“還是那一句話,王兄,切勿自誤。也不用自己的命換別人的命。”

王崇古長出一口氣,說道:“我知道,死道友不死貧道。”他內心之中歎息道:“隻是如此一來,恐怕不能麵對楊閣老了。”

事實證明,很多時候中間派是裏外不是人。

王崇古而今就是這樣的。

楊博想要的是,雙方都退讓一步,和和美美不好嗎?順便要讓遼東將門大出血。

隻是奈何,遼東將軍從來不覺得自己弱。覺得自己鬧一鬧,就能讓朝廷收回成命。或者說,他們用盡一切力量反抗,畢竟,他們的一些都依附在遼東軍權之上,如果讓出去的話,他們的數代人的積累都蕩然無存了。

甚至朝廷還沒有是補償。

這是他們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周夢臣其實也想過給這些人一些補償,但是稍稍計算一下,就放棄了這個想法。因為給出一個遼東將門滿意的補償,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今的遼東將門,幾乎是遼東的土皇帝,甚至遼東的官府都是他們的。

給什麼也不能彌補這樣的損失。

既然怎麼做都不滿意,自然就不要他們滿意了。

這也是周夢臣在這一件事情如此決絕的原因。說到底是一個成本問題。用一場大案將這些將門全部卷進去,將他們打落塵埃,是成本最低的做法。

至於這裏麵覆巢之下有什麼誤傷,卻不是周夢臣所能想到的事情了。

這樣的局麵之下,戚繼光秉承周夢臣的旨意,對遼東軍很不客氣。隨著南兵進入遼東之後,戚繼光就開始頻繁的視察軍隊,因為缺額,貪汙軍餉,等原因,或罷免,或斬首十幾員官員。

戚繼光一副要將遼東將門給逼反的意圖。

這其實也是戚繼光自己的判斷。

戚繼光雖然政治上很敏銳,但是本質上是一個軍人。所以他很多時候用軍人的方式解決問題。他視察遼東軍之中,立即發現,遼東軍不是沒有能打的軍隊,但是數量太少。也就楊博編練出來的數個營,還有遼東將門的家丁。

他通過一些手段,最後判斷。遼東可戰之軍,在五萬上下。在朝廷編製之中,卻是有十幾萬的。更不要說,這些軍隊一半以上分散在各將門手中,作為他們的親兵,每一支也不過幾百人上下。很多配合戰術都沒有演練。也就是說,不要指望這數萬大軍,打出什麼大開大合的戰略戰術配合。他們能主導一場數百一兩千人的戰場就不錯,人數再多就存在無法配合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