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山陵崩(2 / 2)

其中,河朔省,大同,江南,等周夢臣老根據地最多。

這是一件令周夢臣覺得很尷尬的事情。

對皇帝的迷信,從來是距離皇帝越遠的地方,就越虔誠。距離皇帝越近的地方,就越不在意,因為在皇帝身邊的人都知道,皇帝也不過一尋常人而已。

周夢臣任職的地方,雖然在嘉靖年前都遭到各種亂事,但是在周夢臣在當地任職之後,情況就有好轉。甚至立竿見影。

比如大同。

在此之前,乃是誰也不肯去的窮地方,但是而今,已經是北方僅次於北-京大城市了。連天津因為港口迅速發展,也比不過的大同。

因為大同是新絲綢之路起點。

還有大同本身的工業體係。讓大同變得獨一無二。

而這些地方的百姓,固然感激周夢臣,是周夢臣最忠實的支持者,幾乎上上下下,都不容說周夢臣半點不是,否則當街被人群毆。但是並不代表,這些人對嘉靖皇帝不愛戴崇敬。

是的。周夢臣與嘉靖皇帝之間的微妙關係,也知道上層官員知道。下麵的百姓哪裏知道,在他們來,正是嘉靖皇帝英明神武,才將天下無雙的周大人派來他們這裏。

周夢臣做得好,有相當一部分都是嘉靖皇帝的功勞。

所以,這些百姓享受了十幾年的清福,對嘉靖自然抱有感激之情。所以,嘉靖山陵崩,是這些地方的百姓最為傷痛。

這也證明周夢臣之前觀察,什麼是正統,什麼民心歸明。什麼叫作根深蒂固不可動搖,這就是。

周夢臣真要造反的話,恐怕很有可能就變成了孤家寡人。

這也是周夢臣為什麼要走這樣的道路的原因。

當然嘉靖駕崩雖然事關重大,更重大的乃是太孫登基。

周夢臣或許為了滿足自己的惡趣味,也沒有亂來,直接從禮部送上來的年號之中,圈定了萬曆。新登基的皇帝,與曆史上的萬曆皇帝決計不是一個人。生母都不是一個人。

甚至周夢臣也沒有關注曆史上因為生了兒子成為皇太後的李氏。畢竟曆史是具有偶然性的。曆史稍稍變動,就沒有李氏什麼事情了。

而等嘉靖駕崩,萬曆皇帝登基,以明年為萬曆元年等事情塵埃落定之後。

周夢臣的時間也不多了。

他在內閣的時間,可以按天數了。

雖然,他退下來之後,按太子妃,不,而今皇太後想法,不會立即回鄉,而是作為元老重臣,太傅,在宮中教導陛下數年,然後才會告老的。

但是在政治上,周夢臣退居二線,卻也是必然的。

所以,周夢臣將其他的時間,都花在與張居正交接之上。

一方麵將各種事情,原原本本的講給張居正知道。

雖然張居正在內閣之中已經好多年了,但是他僅僅是分管一部分,很多東西隻有內閣首輔才知道的東西,張居正是不清楚的。

等讓張居正上位之後,給他一點時間,張居正自然是能搞清楚的。

隻是時間上,就長了一些。

有了周夢臣的幫助,張居正自然也要快速進入角色。

當一切交代的差不多了。

周夢臣說道:“等過幾日,就是國事大會,這一次的國事大會,我就不去了。你代我去吧。隻是你國事大綱準備好了沒有。可不可以讓我看看。”

張居正說道:“正要請周兄品鑒,也給我指點一下,看看有沒有問題。”

張居正為了他這一分國事的大綱,是費了不知道多少心血,但是而今的內閣首輔權柄太重了。即便如張居正一時間,也緊張之極,覺得拿不準。有周夢臣願意看,他自然是非常願意的。

於是,周夢臣輕輕一笑,隨即打開一看,第一頁就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