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交流學習(2 / 2)

完成了這一輪急救後,謝院長組織參與急救的專家們搞了一個小型會議,總結了一下這次急救的情況。會後,他讓李雨單獨留下。原來,謝院長接到了省衛生廳一個通知,就是每個縣裏麵必須至少派出一名專家級別的醫生去中山醫院交流學習。經過謝院長的觀察,覺得李雨很年輕,而且在治病方麵常有奇招,讓他去中山醫院交流學習,應該能達到預定的目的。

李雨非常爽快地答應了謝院長的這個要求,去外麵交流學習,本身也是一種提高自我醫學能力的表現。這天一大早,李雨跟家裏人打了一下招呼,然後交待了一下葉玉有關藥廠的一些事情,他就駕起那輛新買的寶馬朝中山醫院而去。

等李雨到達中山醫院時,已是下午上班時間。中山醫院不愧是華夏排名前十的醫院,光是看裏麵的停車坪就可以看出,這裏的停車坪停得很滿,這就說明了就診的病人多。據說,這裏要掛號得提前一周排隊才行。大部分人都是在網上掛號。中山醫院有一個網上就醫平台,倒是方便了患者。特別是省外的一些患者,沒必要為了排個隊在這裏等上幾天。李雨高中一畢業,就靠大伯傳下的醫術闖蕩出一條路,他不是一個科班出身的醫生,所以,對於大醫院,他自然感到很神秘。李雨掛靠的科室是急診室。

中山醫院急診科主任徐天主任醫生親自在辦公室接待了他。徐天是中山醫院知名的專家之一,在中山醫院學術地位很高。經過了一長串的走廊,李雨一路上看到的是在走廊上躺在流動病床上的等待就醫的患者。沒辦法,比如說一個患者要就醫,就得排隊,前一個患者治療完,後一個患者就要接著上。所以,大醫院就形成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走廊上有很多躺在病床上等待就醫的患者。這個醫院一般在給患者治好病後,比如說手術,一周後折線,患者就必須出院,一些基本的掛瓶的後續工作可以到本地的一般醫院去做。大醫院必須將病房留下給急須病房的重症患者。

中山醫院和一般地方醫院的不同點就是,醫生盡可能地將患者的病治好,然後讓你出院。而有的小醫院,能一天醫好的病也給你住上個三五天。中山醫院作為一個大醫院,根本不用考慮顧客的問題,很多患者都是在地一級的醫院搞不定了,才轉到這個醫院來,所以,到了這個醫院的病人都是大病,所以,這個醫院各大科室接診的都是大病患者。

還好,李雨一到醫院,就在榮譽牆上看到了徐天主任的相片及主要醫學成就,所以,找人就目標明確了。李雨直接就找到了徐天主任的辦公室,他直接敲門走了進去。徐天正在辦公室裏看一個病例,李雨進去,道了聲徐主任好,然後自我簡介了一下。徐天眼睛看著那病例,口中卻交待道,請你先坐一下,那邊飲水機上有水,自己先喝一杯水。老實說,李雨一路趕來,確實有點口渴了。當下,他趁徐主任在看病例的時候,自己來到飲水機邊,拿了個一次性紙杯,倒了一杯水喝了起來。五分鍾左右,徐主任總算看完了那份病例,他抬起頭來,看著麵前的這個年輕人,笑道,你就是南平縣人民醫院派來交流學習的李雨醫生?李雨笑了笑,點點頭,遞上那份介紹信。

徐天認真看了一下那介紹信,發覺人不會錯。他有點奇怪了,自言自語道,老謝怎麼派了一個這麼年輕的醫生過來?不過,說歸說,他還是在看完介紹信後站了起來,坐在李雨對麵的沙發上道,李醫生,這次你來我們醫院交流學習,主要是跟我熟悉一下相關業務。這樣吧,你不局限於急診科,其他的各個科室都可以去學習交流一下,我會和院辦打招呼。李雨及時表達了謝意,他知道,他能夠享受這個權利,應該是徐主任很買謝院長的麵子。要不然,很多交流學習的醫生都隻能在一個科室學習。可是,他卻可以到各個科室去交流學習,這對他的業務提高很有幫助。李雨連忙對徐主任表示了謝意。徐天主任道,急診科是我直接管理的,你就在急診科先上一段時間的班吧。李雨笑道,全靠徐主任安排了。

這時,徐天看了一下牆壁上的掛鍾,道,現在正是下午班的高峰期,我先帶你去急診科走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