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寧氏皇族上五境的名劍龍雀。
更有吳見這種十三境的隱世強者。
其實,參照如今的兩方勝負手,並不見得,某個陣營,就一定占據先機與優勢,國都這場殺劫,最終鹿死誰手,還不得知。
以前的老一輩,總喜歡用山上,山下區分四大皇族,以及塵世間的大小家族,達官顯貴,亦或者權勢人物。
人在山上。
既為仙!
於世俗而言,四大皇族,本就是神龍見尾不見首,猶如蟄伏在雲端最深處的仙人,大家都知道他們的存在,卻從未有機會接觸。
山上的他們,生來不凡。
故此,從不會多看山下人一眼。
山下的爾虞我詐,權力鬥爭,於四大皇族而言,其實更多的像小孩子過家家,無聊又可笑。
如果不是寧軒轅。
如果不是這位自幼流浪凡塵的寧皇族大世子。
因個人行徑,以及有著不得不死的理由,這個時代的凡人,應該沒有資格,見到出身皇族的顯赫存在。
更不會引起那場注定載入後世傳書的史詩級大戰。
寧軒轅在那一天,個人影響力空前高漲達到最頂峰,也在多年之後的今時今日,成為被討伐的緣由之一。
具體罪責,無外乎寧軒轅以下犯上,擅自招惹四大皇族,並將皇族派駐本土的武協,蕩為平地。
不提皇族。
武協每年上繳海量利稅,這場無妄之災,導致國庫損失,難以計量。
同時,也因為失去武協這座培養後起之秀的高等學府,今朝今日,不少達到入學之年的後生,仍舊休學在家。
長此以往,必將影響社會穩定!
一條又一條罪狀,就這麼公布朝堂,悉數算在寧軒轅頭上,同時吹毛求疵,爭取在他整十一年戎馬的軍旅生涯中,再扒幾條罪狀出來。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這場應對於寧軒轅的事後清算,雖說鬧得挺難看,不過大家都心知肚明,自趙功新離逝之後,這天,遲早回來。
暫不提,寧軒轅是趙功新唯一青睞的舊臣。
新一輪高層,若想整合內部,保證上下團結,就必須提一兩個人出來,殺雞儆猴,不管他還在不在位!
寧軒轅當屬最合適,同樣也是最有影響力的人選!
曆史從來都像一麵明鏡。
往前幾個朝代,尚有生前嘔心瀝血,無私奉獻,死後隻因與掌權者政見相悖,然後被挖出屍體挫骨揚灰,大肆批判的例子。
又遑論寧軒轅?
權勢鬥爭,尤其到了那個程度的鬥爭,真要下狠心,非但要你死,還要抹殺你的一切功績,並打上千古罪人的標簽。
寧軒轅記得。
自己曾經與趙功新開過一些,在當時聽起來實屬無聊的玩笑,譬如類似他這樣性格的人,百年之後,會不會被定義為亂臣賊子?
真要動你,何須等你死後?
現在就要將,血淋淋的刀鋒,架在你的脖子上!
……
現如今的國都。
雖說無比繁華,代表新時代氣息的高樓建築,也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