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的一個月,對所有高考生來說都是煎熬的。
麵對這種煎熬,有學生選擇瘋狂逃課減壓,有學生選擇夜以繼日的熬夜苦讀,希望最後一搏。張牧野則顯然是後一種人,雖然他聰明,但高中三年的課程他落下太多。哪怕他考上出了688的高分,但他的知識點並不牢固,他需要在這個月裏付出比別人多十倍的努力,以鞏固知識點,並迎接即將到來的那刻。
張牧野誌向遠大,他不再滿足於把成績提高到二本或普通一本的層次,他希望以最猛最佳的姿態進入考場,爭取成為一匹橫空出世創造奇跡的黑馬……
張牧野這種苦讀,張愛國與翠萍也是看在眼裏的。他們為張牧野的浪子回頭而欣慰,但同時也隱隱的擔心,最後一個月,張牧野能否考取心儀的大學?
這個月張牧野在題海中度過。
之前的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變成了兩天一考。為了不讓李勇起疑心,張牧野很有技巧的把分數控製在三四百分左右。恢複“正常水平”後,李勇果然不再注意張牧野,心中也更是認定了,當初張牧野考了688,完全是作弊得來的。
學習之餘,張牧野當然也也不忘放鬆放鬆,畢竟一味的學習而不讓大腦休息的話,反而會適得其反。
張牧野還會打打球減壓,練練拳腳,沒事也彈彈吉他,自己寫寫詞做做曲。不過這些都隻是業餘愛好,除了曾是三班的主力球員外,其餘都沒太多建樹。
但如今不同,張牧野發現,自從自己身體產生的變異後,他的力量與體能也比常人增加得更迅猛。以前跑個幾公裏就氣喘籲籲,如今張牧野試著跑個全程馬拉鬆,居然不帶喘氣的。甚至張牧野輕而易舉就能扣籃。
談吉他張牧野曾掌握不了旋律,談起吉他來並不流暢。
如今每首民謠張牧野隻要學習一個晚上,第二天就能彈奏有模有樣,甚至彈奏比原作更好。那彈奏的手法簡直是渾然天成幾乎不能更完美了!而且,張牧野最近還自己作曲作詞寫了一首校園民謠,曲中歌詞均是一位行將畢業的學子對曾經的留戀,以及對未來的向往與希望……
這首歌曲朗朗上口,作詞顯得極有藝術素養,作曲也是極為的動聽,至少張牧野自己認為如此。
抽了個時間,張牧野還悄悄把這首歌謠放到了網絡上,希望引起更多行將畢業的學子的共鳴……
他希望更多人能喜歡自己譜的歌曲。不說能夠成為傳徹校園的經典民謠,隻要在網絡上,能引起一些同樣畢業的學子的共鳴,也是好的。
下課之餘,張牧野也總與劉東盛開一道騎著自行車回家,也偶爾會遇見夏楚楚或坐在奔馳車裏,或騎著一輛漂亮的公主自行車帶著銀鈴般的歡笑聲遊走在老城區。
張牧野倒也曾遠遠的見過那位叫李仁的校園民謠鼻祖,那是一個個子不高的中年人,看起來很瘦,但他的才華與大名卻早已傳徹大江南北,每次來都是悄悄的,生怕被一大堆的記者圍住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