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因果循環 之鳳儀初問政(2 / 2)

在座的阿哥和鳳儀均站起身,皇帝走進屋來,掃視著屋內數人,有些滿意的點點頭,然後徑自走到太子辦公案前坐下。

“鳳儀,淩宵怎的沒來?不是說讓你也將她帶來嗎?”

鳳儀才想起,阿瑪昨日交待的事情,暗叫不好,連忙跪下請罪,“阿瑪,是鳳儀忘記了,我以為太子哥哥議政事,淩宵姐姐無需在場。”

皇帝哈哈笑道:“你是有所不知啊,前些天與淩宵暢談國事,她說現在國家太平,均是民得以安生,就算是妖怪,都會希望國運昌盛,因為隻有這樣,人才會善心,而妖也才會得以保命,可以安居森林,得以修煉成仙。我欣賞她這一論道,所以今日特意請她來聽聽,談談怎樣治理國家才能得到讓妖也感覺的太平國家。”

鳳儀:“那鳳儀差心銘去請好了。”

皇帝點頭。

皇帝轉向正站在堂前胤礽。

“前幾日你所批的奏折,有關河南民間叛亂問題,為何隻說要撥救濟金?”

胤礽兩手放於額前,彎身:“回阿瑪,河南那邊我有所了解,那裏之所以叛亂,應該隻是災區逃荒而來的災民,因為沒有及時得到救濟,所以才聚眾鬧事,我們隻要撥糧賑災,應該會很快將災民壓製,也就沒有了判亂。”

胤禔:“回阿瑪,這隻是一方麵,此前兒臣看到一小民暈死於帳前,醒來後查問,才知現下河南曹縣一帶鬧妖傳聞,聽說凡是深夜晚歸者都被挖心挖眼,無一幸免,這才人心恍恍,民不安寢。另外,也有傳聞其實是混入內蒙奸細,為了霍亂軍心而所做的行為。”

皇帝:“是嗎?這在折子上可沒有寫,如此,太子認為應該如何解決?”

胤礽想了想,正要回複,不想鳳儀倒先回話。

“兒臣認為,不管是災民鬧事還是鬧妖或者是敵人混入城中,都需要我們實地考查,確實此事才可下定論,目前確定的至少有兩件事,一件是災民聚集,第二件是城中發生血案,鳳儀認為,阿瑪一邊可撥款振災,一邊調兵遣將,保護城中老小,然後再派人調查城中血案。”

這時,太監從門口進來,報:“皇上,王淩宵到。”話音剛落,王淩宵便踏進門來,對皇上行禮。

皇上:“淩宵來得正好,鳳儀才說要派人去河南辦案,你懂得仙術,我想讓你隨胤禔,胤礽去一趟河南,查一下是不是有妖在作怪。”

王淩宵:“是。”

鳳儀一聽,有些急:“阿瑪,我也要去。”

皇上一聽,洋裝生氣:“哦?你去做什麼,又不會武功,到時候給你兩位哥哥添麻煩怎麼辦?”

鳳儀秀眉一挑,說:“不是要賑災濟民?我是大清公主,又是女孩子,自然比哥哥們更有說服力。”

倒是很好的借口,皇上思量了下,點頭:“即然這樣,好吧,那你就準備一下,這兩天跟兩個哥哥動身去河南。”

皇上吩咐完,便離開了文華殿。

眾人皆出門恭送皇上。

離開文華殿時,胤禔叫住王淩宵:“原來你就是太子新認下的妹妹。”

王淩宵不知他是哪位王子,但稍稍打量他,看他年紀,比胤礽大些,應該是大皇子,於是便行禮,對大皇子說:“淩宵見過大皇子。”

胤禔忙伸手攙扶,定睛看她時,竟有種驚豔的感覺,“原以為鳳儀妹妹便是傾國傾城的大美人了,沒想到淩宵也這般水靈動人,說是傾國之貌一點都不為過,真可與鳳儀一較高低,相提並論。”

一直未出聲的胤祉也來湊熱鬧,她一直在旁打量這位姐姐,卻一點都未將她當姐姐看待,眼眸之中倒是有些傾慕之色,“這可真是雙鳳蒞城,大清之福啊。”

胤祉的表現一直落在胤礽和胤禛眼裏,胤禛雖然也認為這位新認的姐姐姿色過人,但因為他母親的關係,一直小心謹慎,處處注意自己的言行,再加上自己年紀小,也不跟哥哥參與爭奪姐姐芳心的機會。

王淩宵和鳳儀與諸位王子走出文華殿的時候,看到門口站著的丫頭小翠,美眸微眯,忽覺著這丫頭身上散發著一股不平常的氣息,細細一聞,空氣中似乎隱現著某種狐狸騷味。王淩宵不禁掩鼻,對鳳儀道:“怎麼平白多了個陌生麵孔?”

鳳儀看向小翠,才恍然大悟,並未覺得有何不妥,“她啊,是這兩日新近分來宮裏的,笨手笨腳的,倒是有幾分姿色,所以讓她跟在左右。”

王淩宵點點頭,秀眉輕皺,看著小翠的眼神越發淩曆起來,小翠感覺到來自王淩宵身上的真力,不覺後退兩步,低頭臣服,不敢作聲。

見她還算識相,眉眼表情之間又有幾分像之前救過的小狐狸,王淩宵便收回功力,不再為難。

如果您覺得《三生三世之鳳凰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80/800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