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對王淩宵揮揮手,“我們進去吧,”轉身前不忘提醒許願的格格們,“姑娘們,進去開宴嘍。”
太後自然坐在皇上的左邊,而皇後則在右邊。
宮宴因為有歌舞,妃子格格阿哥們都是圍成圓圈坐的,中間空下來留給表演的人。
因為這是年三十宮宴,雖有貴客在,也屬家宴,因為皇上的女兒除了兩個格格,其他都還小,隻是請了大臣的女兒們來撐撐場麵,特別是適婚的,因為往日的聯姻經驗,這次康熙倒是為皇後的提前預備而感到欣慰。
本來都是皇上的女兒坐在前排的,但這次除了王淩宵與鳳儀坐在兩位貴客對麵,而且是挨著皇上皇後坐,其他的十八歲以下的女兒都坐在後一排與她們的母妃坐在一起,前兩排都是重要臣子的女兒們,而且都在十五歲以上,長得都不遜色。
開場宴。
皇上舉杯向蒙古貴客各位妃子女兒們敬新年第一杯酒,辭舊迎新。
鳳儀沒有在位置上,因為她是第一支開場舞。
皇上敬酒,眾人皆站起。
隨著外麵炮竹聲響起,鳳儀也跟著舞娘的出現著一身紅舞衣翩翩現身。
“據說這鳳儀公主以紅色為主,在一群綠衣裙中果然獨樹一枝,不光長相出眾,舞姿更加美麗,柔美中不失男子的剛強,不愧是京城第一舞。”
烏必雲用哥哥臨時教的鱉腳的中文說著誇耀的話,烏必烈從妹妹一張口開始就看著她,直接她說完,連王淩宵都為她捏了把汗。
康熙聽了她的話,開心的大笑起來。
“雖然中文說的是有些差勁,但能夠一口氣說完這樣讚美的話來,值得褒獎,來,為我們的相聚幹杯。”康熙舉起杯對烏必雲說。
烏必雲拿起酒杯,仰頭一飲而盡,然後讓皇上看一滴不剩的酒杯。
康熙笑言:“這中文雖然差勁,但是酒量不差嘛,一點都不輸男兒。”
烏必烈倒不認同康熙的說法,對烏必雲笑著,卻用蒙語責備道:“聽到沒要你好好練中文,早跟你說什麼不熟的話就用滿文。”
康熙見烏必烈說完,轉頭問王淩宵:“他可是在誇獎自己的妹妹?”因王淩宵在蒙古呆了一年,學了不少蒙語,雖然這一年王淩宵沒有交待清楚,但是會蒙語卻是皇上知道的。
王淩宵看著烏必雲,兩兄妹聽到康熙的話,也一齊看向王淩宵,都沒想到,格格裏麵還有一個會蒙語的。
王淩宵研究著烏必雲的眼神表情,站起身斟酌道:“回阿瑪,哥哥說有進步,如果說不好中文用滿文也可以。”
康熙又笑:“滿文如何?”
烏必雲睨了眼王淩宵,王淩宵已坐下,烏必雲似乎滿文不錯,她站起身端起酒杯,“新年到來之際,祝大清皇上,太後,皇後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長命百歲。”
康熙聽後,“哈哈”笑道:“好好,果然流利,借你吉言。”
太後皇後也都一齊舉杯。
鳳儀一曲舞畢,烏必雲放下酒杯,對皇上說:“這第二支舞就由科爾慶為皇上獻上,以示我科爾慶部與大清的美好友誼。”
康熙點頭,烏必雲轉身從身後的丫頭那裏拿得簫,她站在位置上,拿了簫吹奏起來,大清本身的伴奏樂隊也跟著曲調清和起來。
蒙古舞娘們也列隊上前,她們隊伍整齊,由高到矮,跳著蒙古經過改編的民族舞,舞娘們都身穿紅色,一副喜氣洋洋的。
鳳儀換了衣裳王淩宵身邊,看著烏必雲吹簫的樣子,倒也秀氣可人,有些派頭。
“你還別說,這簫吹得還真不錯。”
鳳儀與王淩宵看了一眼,王淩宵拿酒杯對她一舉,便自行飲下,轉過頭,沒再看鳳儀。
淩兒向前為王淩宵倒酒時,悄悄說:“呆會有詩詞歌會,小姐可一展所長。”
王淩宵聽罷,點點頭。
身邊的太後聽了,也看了眼王淩宵,對她點點頭。
蒙古舞後,又聽太監喊:“上宴。”
隨著舞娘們退下,剛剛等候在側的太監丫頭們依次端著盤子上來,每一個端菜的太監身邊跟著一個丫頭作為菜色解說。
就在這時,盤子裏的菜忽然飛起來。
雞鴨魚肉,全到了天上。
然後是盤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