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氏把妹子讓在床邊坐了,低頭便瞧見明珠睜著眼一絲睡意也沒有的模樣,並不曾餓了或是要換洗,心中不由好笑,點著她的小鼻子:“你是在聽阿娘和嘎嘎說話麼?你個小人兒,這就聽得懂麼?”

向幺妹湊攏來,卻不敢抱,摸了摸明珠的小手,滿是驚奇:“姐,咱們明珠可真漂亮,我可再沒見過比她更漂亮的小娃娃了!”

“那是自然!”提起明珠,向氏更是打開了話匣子一般,從生產到洗三,樁樁件件的事情都跟幺妹說了一通,末了還是沒忘問道:“今天送祝米,你大嫂怎麼沒來?”

向幺妹撇了撇嘴:“大哥回去,爹娘自然要問給娃娃起名的事情嘛。姐,本來咱在家商量的,是給明珠起名叫寶兒的,大嫂說姐夫死活不同意,嫌難聽,非逼著他們改。還是我覺得不對,姐夫哪裏是那樣的人?我就逼著問大哥,才說出來他們倆要給明珠起名叫招娣的事,把爹給氣壞了,拿打杵打了大哥兩下。要不是今天還要送祝米過來,隻怕大哥要挨一頓好揍!”

聽說自家弟弟挨了打,向氏也心疼,忙問道:“打哪裏了?打得狠不?先進屋來我倒沒看出來……”

向幺妹忙打斷道:“就打了兩下,哪裏打得狠了?大哥也不知道是被那個趙氏灌了什麼迷魂湯……”

話沒說完,便瞧見向氏瞪她,忙改了口道:“大嫂,是大嫂。姐,你要說說大哥,在家就是這樣,大嫂說什麼他都聽大嫂的,大嫂跟娘頂嘴,他也不說!”

“你大嫂跟娘吵架了?”向氏一聽就擰了眉頭不悅。她自己的娘自己知道,不是那種跟兒媳婦過不去的人,在村裏幾十年都沒跟人吵過嘴,怎麼會跟自己兒媳婦鬥嘴呢?

向幺妹便將這前因後果說給姐姐聽,陸明珠在旁邊聽著,半天才算是聽明白。

原來沙縣風俗,女兒生產之後,姑爺給嶽父嶽母報信,嶽父嶽母並娘家親戚便會準備一些東西送給產婦,主要是坐月子、補身體的一應食物、藥材。謂之“送祝米”。向氏要生產,家中早就備下了給女兒坐月子的東西,唯有一樣醪糟,是等姑爺來報信之後現做。向母早早就備下了一百斤糯米,打算用來做醪糟。糯米金貴,向家種的也不多,去年的糯米剩不到一百斤,還是找親戚換了一鬥才湊齊。

趙氏覺得太多了,因為之前過年的時候還備下了一百斤糯米的糍粑,也是打算送給向氏的祝米。另有臘肉、豬蹄、雞蛋等物,算一算,給向氏送一次祝米,竟將家中的財貨掏空大半!所以向母拿了米出來做醪糟的時候,趙氏上前勸阻,竟然跟向母拌了幾句嘴,向老大就在一旁站著,也沒有攔上一句。

這姐妹倆嘰嘰咕咕一說就是大半天,明珠在一邊聽著竟然不覺得困,果然各種女人少不了各種八卦的滋潤。

陳氏親自端了醪糟雞蛋送來,見這姐倆聊得熱火朝天的又是好笑又是羨慕,放下碗逗了明珠一會兒趕緊走了,隻叮囑向氏要好好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