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 沈先生到訪(1 / 2)

沙縣縣城是個很有意思的城市。它依山而建,各種建築從山腳櫛次而起,緩緩向山頂延伸。整個城市,就是這一座並沒有很高,但也並不陡峭的大山。縣城隻有一道城牆包圍著整個城池,並無甕城、望樓等一般城池都有的設置,甚至連護城河也沒有,城外的溪流相互勾連,形成了天然的護城河拱衛著沙縣。

陸氏貨棧便設在縣城東門外的河灘邊,這日天氣晴好,山風徐徐,沈先生便和陸保富一起,閑聊著往城中而去。

沙縣城中隻有一條大街,名為豬市街,自東門入,南門出,把整個沙縣城分作了左右兩個半城。陸宅便座落在豬市街上,正位於半山腰的位置。

因是請的沈先生,不同旁人,今日陸保富特地囑咐過了,待沈先生過來,務必打開大門迎接。誰知沈先生隻是站在門外欣賞了片刻,還是從甜水巷角門進來了。

他說:“畢竟主人不在,貿然來訪,全是因你老陸邀約,還是不要開大門,免生事端。”

陸保富自然是主隨客便,心中對這沈秀才的謹慎倒是蠻欣賞的,不過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能想到這層已是不易。

甜水巷盡頭甜水井也惹得沈先生看了半晌,實在是這口井太有名了。井水他倒是嚐嚐喝到,口感清冽微甜,用來烹茶很好,尤其跟沙縣最負盛名的榮米霧洞茶極為相配。隻不過這井,他還是第一次看見。

井並不是很深,說是井,倒不如說是一個泉眼,在坡地邊汩汩地向外冒著清亮的水流。人們把泉眼旁邊挖了一個一米來深,兩個平方大小的深坑,又用青石板仔細砌好了,更顯得水質極為幹淨。多餘的水漫出來,下方有一個更大的水坑接住,再多些的話,水就會漫出來到一條小溝裏,順著溝往甜水巷深處流去,流到山下去。

水井邊取水,也有不成文的約定。上井是飲用水,每天大家排隊打的,就是這上井的水。

下井則是牲畜飲用,澆花澆菜使用,至於像其它的那些井一樣,在井邊洗衣服的事情,甜水井是絕對沒有的。附近的人家洗衣服,都寧願走遠一點,到其他的井口,甚至是山腳的河邊去清洗。

的確,這沙縣城中別的不多,大大小小的水井就有三十七口,也算是沙縣城的一大特色了。

繞過甜水井上一小段緩坡,便是陸宅的角門,也是陸家人平日裏進出的地方。因為取水方便的原因,角門進去沒有多遠,便是宅子中的大廚房。陸家人住在這裏並沒有使用過,看起來也隻是一個幹淨冷清的院落罷了。

穿過廚房院子,便是如今陸家人居住的偏院。這裏其實離正院有些距離,相對來說房屋狹**仄,原本就是宅中下人的居所,陸家人住了一溜五個小院,也就陸保富夫婦倆住的院子大一些,是陸家人日常吃飯、聚集的地方,其他的小院說是小院,也不過一正一偏兩座屋子,屋裏另有明暗間隔罷了。

今日陸家人都在陸保富院子中等著,見他領了沈先生來,齊齊見禮。

陸家兄弟四人雖然常年在貨棧做活,但是分屬不同的部分,除了跟著陸保富學習的陸家大郎陸守禮常去賬房,與沈先生熟悉一些,其餘幾個,沈先生也是第一次見到,自然一番見禮寒暄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