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位女子分成五組,每四人一組。由主辦方的人領琴,四人才開始彈琴。本勝券在握的小王爺寒光四射,誰也沒有料想到閔華揚會出這麼一招,叫人防不勝防。而眾人卻以為是公平合理的,評委團是神秘請來的,規則也是才出的,旁人也不知道。小王爺就算有反對的心,也得掂量群眾的力量。
彈琴開始。領琴的老者已有五十年的彈琴經曆,長遊曆與各國之間,停車坐愛楓林晚,付瑤彈琴心自在。琴聲仿佛出自深山,悠遠纏綿,帶著沙沙的樹葉聲,泉水叮咚的聲音,還有小鳥的啼鳴聲,動物的嘶吼聲。夾雜著淡淡的香味,附著清風,自由地穿梭在人群之中。
回歸大自然,感受清新的青草空氣,觸摸清冽爽口的溪水。一抹陽光透過葉間的縫隙,落至長滿青苔的石頭上,泛著星光點點。偶有的鳥聲,歡悅自由。眾人情不自禁地閉上眼,感受自然帶來的風味。閔華揚舉手示意四位女子可以開始附和了。
琴技的比拚,自然是以分出高下為最終目的。四位女子,都是琴技高手,若論技巧真可謂是不分伯仲。但此時,比的不僅僅是琴技,還有對琴的理解。若僅當琴是一種規矩,自然彈出來的琴聲,感情就不夠充沛。若當琴是夥伴,自然是高山流水。而最高的境界便是琴人合一。而四位女子中,對琴理解最好的便是翠紅樓的靈素。
纖細的手指,撩撥的不是琴弦而是心弦。麵對來自大自然的音樂,她彈出的是陽光的聲音,陽光的味道,白雲的自由,天空的胸懷。如果說老者的音樂纏綿細膩,情感絲絲扣人,那靈素的琴聲便是大氣磅礴卻又不失溫柔。彈到後麵,其餘的三位女子羞澀地壓住琴弦,落入靈素與老者的和聲之中。
如此美妙的音樂,眾人還是第一次聽見。琴聲完畢,兩人相視一笑。十位評委早已經將分數寫下。按著比賽的規則,二十位女子都進行了一一的比賽。接下來的便棋藝,在評委席中,閔華揚早就找好了下棋高手坐鎮。
棋藝的對決這一環節,閔華揚早來了二十位棋藝相當的男子,通過對弈時的構思與布局進行打分。評委席中的三位圍棋高手,會在比賽現場觀察,繼而進行打分。對於書這一塊,閔華揚便沒有了之前的嚴格,規定二十位女子寫出自己最為擅長的字。
在畫畫這一塊,閔華揚有了特殊的強調,畫中須有人物,而人物絕對是主角。對琴藝有很高悟性的靈素,拿起毛筆洋洋灑灑地花上了。在規定的時間範圍內,靈素將自己的畫完成,並展示給評委看。畫中的內容正是對弈。畫中山水遙相呼應,亭台屋舍相互爭輝,樹木栩栩如生。幾個人圍坐在一起,瞧著兩人正如火如荼地對弈。
環境寂靜悠然,說明了下棋者本人的境界高雅。看似環境占了大的篇幅,卻是為了吐出下棋。評委席齊齊拍手,靈素是翠紅樓新來的姑娘,長得不算是美貌,隻是一身淡雅的氣質,倒不像是從青樓這種繁雜的地方出來的女子。
脫穎而出的她,不驕不躁。麵對眾人的掌聲,淡然一笑,讓一旁的女子是各種羨慕嫉妒恨。靈素的呼聲如此之高,自然在德行這幫方麵便占得了便宜。如她的名字一般,靈動素雅,沒有過於華麗的語言,更沒有矯揉造作的表情,就是站在那裏,用質樸的語言,向正在福窩裏的人們描述,受災地區的狀況,環境的惡劣,疾病的困擾,衣食無法保障。
說到動情之處,眼睛擒滿淚水。坐在黃金位置的人已經按捺不住心中的同情,向舞台開始砸錢。一人帶頭,身後便有更多的跟隨者,很快,銀子金子便鋪滿了地麵。此刻,小王爺恨不能自己就坐在觀眾席中,這樣就可以用銀子將靈素砸下去,免得花魁的位置落入靈素的手裏。
不多時,季雪晴已經回到院子,進入寢室,躺在榻上。閔華揚將花魁比賽的整個過程,詳細地說了一變,連著小王爺在整個比賽過程臉色的變化也都為放過。比賽結束之後,閔華揚就抓緊時間將所有捐款人及銀子數額吩咐親信統計在光榮榜上,張貼於城牆之上。此次張貼出的光榮榜有兩張,一張為商家捐贈,一張為比賽捐贈。
光榮榜上,詳細的進賬清單,一目了然,即便是有人想渾水摸魚或者從中挑刺,也是不容易的。捐款清單一式三份,一份貼在城牆上,一份交予當今皇帝,另一份則是留在他的手中。一切事宜辦妥之後,他才馬不停蹄地趕回閔府。
季雪晴偎依在閔華揚的懷裏,雪白的臉蛋貼在寬闊還帶在冬日冷風的寒氣的胸膛之上。靈素,作為今年的花魁。季雪晴淡淡的笑意浮現,望春樓這一次受了刺激,定然不會如此輕鬆的放過這個女子。
比賽之前,搜集整個青樓的情況。作為每一個青樓的王牌的女子,季雪晴都是有所了解,隻是這位叫靈素的女子,似乎是有意躲過。難道是想達到“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效果?如果真是這樣,那靈素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