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靖王與睿王的謀算(1 / 2)

靖王伸出一個巴掌,讚歎道:“五百萬兩白銀!”

“那蘇二爺一年便可為蘇家進賬五百萬兩白銀,抵得上國庫一年兩成的賦稅了。若不是戶部有本王的探子,發現蘇家這兩三年上繳的稅銀竟高達五六十萬兩,本王也險些要錯過這個財神爺了。”

五百萬兩白銀!

想他堂堂的一個皇子親王,王府所有的產業加上各大封地的收成,一年淨利最多也不過二三百萬兩銀子,而不起眼的一個五品蘇家卻是富敵一州之府,當真叫人震撼。

趙稷倒吸了一口冷氣,無比震驚。

“這……這不太可能吧。蘇家不過是靠幾家絲綢布莊罷了,即便有禦賜皇商在身,也斷然賺不了這麼多銀子吧?”

靖王笑道:“當初底下的幕僚向我彙報這個消息時,本王也是不信的,可在深入調查清點了蘇家的家產,算了一筆賬之後,本王就不得不信了。”

“蘇記織造鋪,隻不過是蘇家明麵上的賺錢工具罷了,其實他們最來錢的是遍布各大郡縣的采桑園和棉花田莊。據探子回報,這些莊園在全國上下大大小小有數百個之巨,幾乎壟斷了本朝所有的蠶絲和棉花供應。隻不過因為它們分散各地,蘇家的保密工作又做得周全,故而瞞過了大多世人。”

趙稷一臉恍惚,仍是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

“平日裏瞧著蘇家不過是一般的富貴人家罷了,沒曾想竟是藏得如此之深。”

“財不露白!蘇家當然要低調行事,否則隻怕早就惹人眼紅和覬覦了。蘇二爺有些事連自家人都瞞著,恐怕那蘇老太爺和蘇大人至今都不知曉自家真正的家底,更遑論他人了。”

其實五百萬兩白銀,那都是前兩年的事了。

加上蘇家去年開在京城的五家絲綢布莊和“味尋”酒樓的進項,隻怕這數字還得再多出一百幾十萬兩。

靖王由衷讚賞道:“當然,這也得誇上一句蘇二爺是個大智慧之人,謹小慎微又懂得散財保平安的道理,否則蘇家焉能安穩至今。”

提起蘇承此人,靖王也不得不佩服對方的眼界和本事,當真是個驚才絕豔的奇才。

若是能將這樣的人才招攬至自己的名下,那無疑是多了一個小金庫。怪不得他那大皇兄要緊盯著蘇家不放,任誰也不會放過這樣的財神爺。

需知十萬兩銀子便可供一支七八百人的軍隊一年的軍餉開支,五六百萬兩便意味著可以供養出一支四、五萬人左右的精兵強將。

要知道哪怕是軍權在握的護國大將軍薑佑,手中的兵權也不過五萬之數。

若是擁有了這樣一支龐大的私兵在手,將來奪嫡之時便可增加至少三四成的勝算,試問哪個皇子親王能不動心?

“你可知令尊趙大人,一年跟在蘇二爺身後能賺多少銀子?本王預估,起碼也是五六十萬兩白銀之巨,趕得上你們一個百年伯府大半年的收成了吧?”

靖王眯著眼,似笑非笑地說:“趙侍郎近幾年可是悶聲發大財呢,叫本王好生羨慕。不過此事,恐怕連謹安你也被瞞在鼓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