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慕庭歸京的第三天,九月初七黃道吉日,關澈與薑泓霜成親了。
十裏紅妝引來八方驚歎,新娘子身上所穿的那件美輪美奐,前所未見的喜服,更是亮瞎眾人的眼睛,宴中女客紛紛打聽它的出處。
於是,在“羽衣霓裳”開張之前,又狠狠吸了一波眼球。那些已經定親,正待嫁人的閨閣千金,更是蠢蠢欲動,恨不得鋪子早些開張,免得搶不上那每日三個的限定名額。
蘇知嫻深諳現代營銷的套路,在鋪子開張之際,已經連續策劃了三輪話題營銷,一次比一次掀起更大的熱潮。
第一步,是借助賞菊宴,由蘇家四姐妹外加薑泓霜和呂怡芳,身著六件特色不一的衣裙,,讓“羽衣霓裳”有了一個驚豔的亮相。
第二步,印刷宣傳單,在城中發放小廣告,引發全民關注和熱議。
第三步,就是借用薑泓霜的婚禮,徹底打開口碑和上流貴族市場。
如今,“羽衣霓裳”知名度、口碑度、影響力都有了,萬事具備,隻欠開張這個東風了。
這場盛大的婚禮剛落下帷幕,緊接著又迎來了沈慕宗與楊六千金的大婚喜宴。
蘇家作為準姻親,除了躺在床上不能動的林氏,和外出遊學的蘇懷仕兩兄弟之外,當然是全員出席了此次婚禮。
蘇知嫻跟著小姑子沈鈺祺,“潛入”新房見了她的未來大嫂一麵。
楊六小姐閨名楊瑾瑜,長相隻能談得上是清秀,然而通身雅致的氣質,讓人如沐春風。
“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話,簡直就是用來形容楊六小姐的。
那雙平和含笑的眼睛,充滿了睿智之光,一顰一笑皆是優雅,屬於越看越美的那種人。
初次見麵,蘇知嫻與楊瑾瑜隻短暫交談了幾句,對她的印象很好,心裏不由湧上一股喜意。
這個妯娌涵養極好,身上雖有讀書人的那種清高驕傲,卻又十分平易近人,且心思通透,應該是個好處的。
她可不想將來一嫁入沈家就跟妯娌起摩擦,鬥得烏眼雞似的,在見過楊六小姐之後,她立即放心了大半。
沈慕宗成親這日,此前與沈慕庭一同南下的那些官員一齊到場慶賀,老親王和老親王妃更是親自出席了外孫的婚禮,再加上姻親左相府楊家的人,以及外嫁五姑奶奶沈慧怡的夫家忠毅侯府的來人,引發了大轟動。
眾人從未見過如沈慕宗這般一介白身的新郎官成親,卻吸引了眾多朝中重臣參宴,實在是令人歎為觀止。
散宴之後,許多人都在暗中思量,看來這輔國公府時來運轉,當真要再度崛起了。
外界的議論沈家充耳不聞,關起門來自過自的。
楊瑾瑜嫁入沈家的第二天,沈家便開了祠堂,將她的名字寫入宗譜之中,那位置赫然是宗婦之位。
楊瑾瑜目光微閃,心中有了一個猜測,很快這個猜測就由她的婆婆襄和郡主證實了。
“老大媳婦,我沈家似宗兒這一代慕字輩的兒孫,共有六人,隻有宗兒和庭兒是嫡出,將來沈家是要靠他們兩兄弟支撐的。外界一直在揣測,未來國公府之位將由誰繼承,今日我便與你交個底,你的丈夫會是唯一的繼承人,這一點我大房和四房早已達成共識。”
襄和郡主注視著自家兒子挑中的兒媳婦,含笑道:“日後你將肩負我沈家的宗婦之責,身上的擔子不輕啊。若有什麼不明之處,盡管來問娘。若娘不在府中,便去尋你四嬸。無聊時,可以去找鈺硯和鈺祺兩姐妹玩耍,其他人你維持麵子上的交情便可,不用多加理會。”
楊瑾瑜俯身拜謝:“兒媳明白了,多謝娘的信任和教誨,兒媳會盡心盡力當好這個家的。”
婆母這段話中透露了許多信息。
第一,她的丈夫未來會繼承輔國公府之位,這是大房與四房早就商定好的結果。婆母是在提醒自己,將來不要受人挑撥,從而影響了丈夫與小叔子沈慕庭的兄弟之情。
第二,在這府中除了婆母,還有四嬸這位長輩是可信任的,三房的人不可信,自己日後要親近四房,遠離三房。
第三,府裏的小姑子,唯有二房和四房嫡出的沈鈺硯與沈鈺祺可以相交,其他庶出的姐妹隻需做好麵子功夫即可。
楊瑾瑜的心思聰敏,讓襄和郡主很是滿意。
怪不得兒子會從十多位才貌雙全的楊家姑娘中,獨獨看重這位容貌不顯、行事低調的楊六小姐,果然是有過人之處。
“我沈家沒那麼多的束縛規矩,我也懶得去擺婆婆的款,隻要你與宗兒相互扶持,好生過日子便可,爭取早日為我沈家開枝散葉。府裏多年未添新人了,如今你嫁了進來,日後也多了一個人陪我和你四嬸聊天。”
人逢喜事精神爽。襄和郡主的臉上盡是喜色,老大不小的兒子終於成親了,她的心病可算是解除了一件,
楊瑾瑜微微羞紅了臉,低聲應道:“兒媳省得,日後必定相夫教子,成為夫君的賢內助。”
襄和郡主輕拍她的手,笑道:“娘知道你是個好的,我也信任宗兒的眼光,以後你們夫妻就好好過日子吧。該交代的我都說清楚了,沒什麼事你先下去休息吧。”